【文档说明】音乐【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一杯美酒》教学设计5.doc,共(9)页,1.97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4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新疆乐韵五·好客新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歌曲《一杯美酒》2.活动《好客新疆》选自教材:西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西南师大版小学音乐教材以鲜明的主题单元为构建形式,每个单元(贯以二级标题)以生动形像的情节贯穿,将感受与鉴赏、表现
、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的融为一体。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各种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故事、音乐童话剧等生情并茂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的学习。《一杯美酒》是一首乌孜别克族民歌,歌曲情绪欢快、热烈,结构短小方整,节奏活泼、曲调欢快,用来伴舞
十分合适。歌曲一段体,4个乐句组成。曲中附点八分节奏与音程跳进有效结合,不断出现的X.XXX的节奏,使得歌曲具有强烈的舞蹈性,突出了乌孜别克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乌孜别克族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学情分析:五年级下期学生年龄在11岁左右,这一年
龄段的学生有小部份已经进入青春期,两极分化明显,他们或是腼腆、内敛,或是过份外扬,由于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大多数孩子上课脸上甚至没有什么任何表情。一部份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常常起哄、嘲笑表现良好的同学,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等等青春期问题慢慢显现,孩子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情绪渲泻出
口,而这个出口最理想的就是音乐和体育。同时,优秀的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许多音乐知识,学习效率很高,常常一首歌在解决了难点句之后,唱两三遍就学会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十分大。教学设计意图:首先,这是一个热情、快乐、情感外放的单元,我在设计中弱化了唱歌的技巧教学,更
多的加入新疆味的节奏练习、舞蹈练习,让学生们敞开心扉,唱着欢快的歌,拍着凳子、跺着脚、跳着舞,正面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学会接纳、欣赏别人的表演。五年级的孩子大多开始课业加重,他们常常过于内敛,心理学认为,造成青春期叛逆的很大原因就是青春期之前的压抑、不自信、过于内敛。本着“体验、
感受、表达”的教学原则,学生通过这一个单元中对新疆的乐、舞、歌的感受,最后凝结为“我也来当新疆人”,在活动中体会新疆人民的热情自信、外放的情感,从而学习自己去表达。为孩子们形成我快乐所以我要唱歌跳舞、我不快乐也要唱歌跳舞的氛围。为他们找到情感和情绪的出口,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入青春期。同时将读
谱知识教学糅和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和音乐活动中,避免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坚持先感性再理性的认知原则,兼具通俗性和趣味性。我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特点,将本单元分成5个课时。第一课时:《新疆乐韵-大美新疆》教学内容:主要欣赏小提琴曲《新疆
之春》,次要欣赏《我们新疆好地方》;拍切分节奏,学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拍节奏、学舞蹈动作导入《新疆乐韵》→动态图片欣赏新疆的风光、歌舞、瓜果以及主要聚居的维吾尔族,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欣赏小提琴曲《新
疆之春》。第二课时:《新疆乐韵-快乐新疆》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歌曲《敲手鼓的小巴郞》,次要欣赏《牧羊少女》;拍节奏XXXXX,为歌曲伴奏。视频欣赏手鼓独奏的精妙技巧→了解手鼓→拍节奏、解决难点句→引入“小巴郞”了解新疆
地区人人会手鼓→学习歌曲→欣赏视频《牧羊少女》感受手鼓与舞蹈的结合。第三课时:《新疆乐韵-壮丽新疆》教学内容:主要欣赏《天山牧歌》、次要欣赏《戈壁骑兵》。图片了解新疆广袤的疆域,不同角度看天山→欣赏《天山牧歌》→图片欣赏戈壁和骑兵→欣赏《戈壁骑兵》,拍节奏。第四课时:《新疆乐韵-歌
舞新疆》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十二木卡姆》——你没见过的歌和舞视频欣赏大家常见的新疆歌舞形式:群舞、单人舞、双人舞、歌伴舞→欣赏没有见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森卡姆》→了解几种乐器→复习《敲手鼓的小巴郞》第五课时:《新疆乐韵-好客新疆》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一杯美酒》,开展节奏与舞蹈的综合活动。节奏和舞蹈→从节奏解决难点句→图片了解新疆多民族聚居,他们热情好客→学习歌曲→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切分节奏、附点八分音符和前倚音。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拍、看体验、感
知、理解音乐节奏的写法与奏法的统一和关联。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感知和表现音乐为核心,重视学科综合性。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陶冶、培育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健全丰富的人格。4.表现与创造力:能用舞蹈、节奏表现歌曲浓郁的舞蹈性和欢乐的情绪。学生能自信地参与到集体表演的活动中来。教学重点:
用节奏XXXXX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歌曲节奏XXXXX、X.XXXX、X.XXXXX的掌握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播放歌曲《一杯美酒》的伴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先熟悉歌曲的旋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用几组节奏练习使学生集
中精力、进入上课状态①、XXXXX②、XX(偏头,左右各拍一次)③问好2、继续节奏练习:先听拍,再看,再拍。①(复习切分节奏)将学生分两组,一组拍,一组跟老师舞蹈这一条很长,听拍第一小节→再看第一小节的写
法,复习附点八音符→听拍一二小节→再看写法→听拍第三小节→看第三小节的写法→最后再完整的读、拍。【设计意图:这一条很长,在歌曲中速度也较快,孩子们不易掌握,所以在教学时进行分段拍,让学生在听→拍→看→
拍的过程中,将节奏的写法付诸到手、口的行动上形成一个良好的感知和记忆。这是以感受和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必免先看谱子,老师讲解之后再拍的程式化教学】③0.XXX|0.XXX引导学生用手、用身体空出休止符。【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身体的律
动空出附点八分休止符,为之后的歌曲伴奏做铺垫,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二、《一杯美酒》歌曲教学(一)激趣导入:师:“这几周,我们的心一直在新疆。我们在新疆一路走来,欣赏了天山的壮美、天山下肥美的牧场;认识了
戴花帽的小巴郞,他敲起手鼓热情的为我们歌唱;遇见了美丽动人的牧羊女,英姿飒爽的戈壁骑兵;又看了好多各种各样的新疆歌舞。今天,我们来到了一户乌孜别克族朋友的家里,主人们全部都出来热情的迎接我们,他们唱着歌、跳着
舞,他们在唱:你猜他们唱的是什么?(师一边做敬酒的动作,一边提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小的一碗小小的一碗”主人们要我们一口把它干掉......”1、听辨这句是刚才拍的哪一条节奏?2、学唱这一句:先唱一遍谱子,再
唱词。3、对比刚才所练的节奏,一边唱一边拍节奏。【设计意图:一边唱一边拍,解决本课教学难点】(二)学习歌曲1、听范唱,和老师一起在第二段时做些新新疆舞的动作【设计意图:这一遍只听,让学生们感受歌曲风格和情绪,第一段不作动作
,第二段才做动作,既不影响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身心愉悦。】2、歌曲情绪和场景渲染:课件出示新疆共有47个民族,人人会唱歌个个会舞蹈,有客人来时更是热情歌舞的图片。【设计意图:图片主要呈现新疆人民在表演时、聚会时,甚至农民伯伯都能歌善舞
,这一环节能最大提高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消除小部份学生的不自信、害羞。】3、再次播放歌曲:一边听一边看谱,并找出最后一句谱子的不同。4、复习前倚音,对比唱一唱前倚音的效果。【设计意图:在听范唱的过程中观察谱子,找重点句的前倚音,并唱一唱,体会浓浓的新疆风格。】5、学习谱子:轻声唱或在心里唱(1遍
)→齐唱(1遍)6、找出第三个前倚音,唱一唱→强调切分节奏,唱一唱→找出附点八音符→再完整唱一唱。【设计意图:在唱的过程中更能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谱子的好习惯。】7、唱歌词:慢速唱一遍→快速唱一遍→跟伴
奏带唱一遍三、《一杯美酒》拓展教学1、导入:“我们有了美妙的歌声,怎么可以没有鼓声呢?同学们,拿出你们手--鼓!”2、复习节奏14、敲起手鼓唱起歌:一组唱一组拍(两个乐句)→全班一起来伴奏5、复习节奏2,反复练习左右手的配合6、敲起手鼓唱起歌:一组唱一组拍(两个乐句)→全
班一起来伴奏【设计意图:感受两种伴奏类型带来的不同感受,先易后难】7、两种伴奏一起来四、活动《好客新疆》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新疆人,现在我们是主人,请你用歌声、用鼓声、用舞蹈来迎接远方的客人吧!”2、小组活动(5
分钟):大家分工合作,在组长的带领下,一些人唱,一些人拍,一些人舞3、小组表演,老师也一起舞,并引导学生去邀请其他组的客人。4、全班都来当主人,大家一起表演【设计意图:感受了音乐的新疆人民的热情之后,就来自己表达,引导学生积极的正面表达,并且真诚的赞美别人,认真的鼓励自己
。】五、小结:出示图片“我们在新疆呆了几周了,今天喝了美酒、唱了歌、跳了舞,你们开心吗?请同学们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热爱音乐,音乐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和孩子们行新疆抚胸礼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