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地球乡音》教学设计2.docx,共(10)页,441.62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4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课题:《地球乡音》二、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呼吁大家一同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的儿歌。歌曲带有合唱性质,为二段体结构。前奏师连续四次不断下行、移位模仿的支声复调二声部旋律,热烈而欢快;下行的高声部旋律线条也与上行的低声部旋律线条产生对比,形成同中有
异、异中求同的和谐局面。同事前奏作为歌曲的第二乐段,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第一乐段有两个长度为8小节的乐句,每个乐句又由两个4小节的乐节组成,且各个乐节之间也存在移位模仿的现象,或是对旋律进行模仿,或是对节奏进行模仿。本曲的旋律素材虽不复杂,但是由于支声复调二声部的运用,还是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呼应“
效果,深情地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家园!本曲虽然是合唱歌曲,但是二声部的编创很巧妙,主要表现为填充的性质,易于学生学唱和表现。三、教学目标:(一)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双声部的和谐演唱。(三)树立环保
意识。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地球乡音》六、教学重难点:(一)低声部的准确进入。(二)高低声部的和谐演唱。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学行为:1.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学生起立。2.师生问好。(二)律动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师:请大
家随着音乐动起来。师:大家觉得刚才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生:——教学行为:1.教师播放《地球乡音》伴奏。2.师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三)发声练习1.师范唱旋律师:在大自然里有许多和谐的声音,风儿轻轻吹过;鸟
儿在枝头歌唱;小溪缓缓流淌。听,老师是用这串音符来模仿溪水的声音。2.生唱旋律师:溪水像音阶下行的感觉从高处欢快地留下来,然后在平坦的地方缓缓流淌,我们一起轻声地唱唱。师:旋律中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它是——升记号,演唱时要注意将原音升高半音演唱,这样才能唱出小溪自
如地流淌。让我们唱出流淌自如的小溪。3.用LU音模唱旋律(1)师用LU音范唱旋律。师:大家来试试,用LU音模唱旋律,我们的声音会更美。(师示范LU音,学生模仿,师强调发声方法,然后跟琴演唱)(2)生用LU音模唱旋律。教学行为:1.教师出示旋律。2.巩固升记号。3.学生演唱旋律。4.
教师用LU音范唱旋律,并指导发声方法。5.学生用LU音模唱旋律。(四)新歌教学1.听范唱师接着唱歌曲的第一、二乐段。师:美丽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家乡的口音叫做乡音,所以地球上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所有的声音都叫“地球乡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地球乡音》这首歌曲。(板书课题)教学行为
:1.教师范唱。2.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2.听录音,说演唱形式(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它的演唱形式与老师刚才唱的有什么区别?(2)生安静聆听歌曲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师总结:说明红色部分的演唱形式是——合唱。而蓝色部分的演唱形式是——齐唱。教学行为:1.师播放歌曲录音,提出问题。2.学生聆听
歌曲,回答问题。3.再听录音,感受旋律线师:跟着老师的图谱,一起再来感受一下歌曲。师:从图谱中,你们可以看出歌曲有几个乐句?生:——师:你们觉得这四个乐句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生:——师:前两个乐句为——生:第一乐段。后两个乐句为——生:第二乐
段。师:第一乐段旋律起伏比较小,就像一座座小山丘,如果用它来形容你的心情,你觉得你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平稳、平和------而第二部分旋律起伏比较大,就像一座座陡峭的大山,如果把它比作你此时的心情,你觉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激动、兴奋-
-----教学行为:1.师播放歌曲,画旋律线。2.生从歌曲和图谱中分析出又几个乐句和几个乐段。3.师引导学生从图谱分析歌曲分析情绪。4.再听音乐,划旋律线。师:请大家伸出右手随着音乐一起来划划。5.学习第二乐段师:你们对哪个乐段比较熟悉?生:——师
:它在我们前面的小练习里出现过,一起来唱唱我们熟悉的旋律。(出示第二乐段高声部歌谱)(1)学唱高声部旋律A.轻声试着唱唱旋律。师:一起来唱唱我们熟悉的旋律。(钢琴伴奏)B.两个大乐句对比唱。师:通过刚才的演唱,观察观察这两个大的乐句,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生:——(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师
:作曲家在这里采用了级进上行的手法推向第二乐句的高潮。(示范唱,生跟唱)师:而第二乐句,也就是歌曲的结束句,稳稳地落在了主音1上。(师唱,生模)C.生完整演唱高声部旋律。教学行为:1.师出示第二乐段高声部旋律。2.生试唱旋律并找出两个乐
句的区别3.师对两个乐句不同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教唱。4.生完整演唱高声部旋律。(2)学唱低声部A.生唱高声部时,师加入低声部。师:低声部出现了很多——休止符,那大家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划拍。B.师范唱低声部旋律。师: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划拍。B.跟着钢琴试试。
C.不同乐句对比唱。师:和高声部一样,最后一小节是不同的,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音准。D.完整唱一遍。(教师给予评价)(3)双声部合唱A.师生分声部合唱师:我们试着轻声地合作一次。B.生生合作。师:两个声部交换试试。(4)加入歌词演唱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手牵着手围成圈。(引导学生高位置朗
读)带着这种感觉唱唱歌词。(5)处理歌曲第二乐段A.师:高声部就像流水一样从高处欢快地流下来,然后再到平坦的地方缓缓流淌,声音也由强逐渐变——弱。(师随旋律线示范唱)师:低声部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欢快地蹦跳。师:请流水和小精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一起再来一次。(钢琴伴奏
)B.师:我要呼吁大家来保护地球,要用比较强的声音还是较弱的声音?生------师:我要让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于是我再次发出呼吁,所以大家认为演唱时第二乐句要比第一乐句的力度——更强一些。师:用这种感觉,带着内心对地球的喜爱,再次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吧!教学行为:1.
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旋律。3.师生合作。4.生生合作。5.师引导学生高位置朗读歌词。6.师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歌曲,并演唱。6.学习第一乐段(1)出示第一乐段师:多么美妙的大自然,多么和谐的地球村,让我
们手拉着手一起走进地球村,一起来听听第一乐段,大家可以看着歌谱跟着音乐试着唱唱旋律。(师在旋律线上标注唱名。)(播放伴奏)(2)跟旋律线唱谱。师:看着旋律随着音乐边唱边划旋律线。(播放第一乐段伴奏)(3)加入歌词
演唱。(钢琴伴奏)(4)解决难点。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大家觉得哪句不好唱?生:——师:谁愿意帮帮他?(生相互解决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再由老师指导。)师:一起来唱唱这句。(教师作出评价)(5)有感情地再唱一遍。师:请同学们
闭上眼睛,我们现在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微风轻轻吹过我们的脸庞,柔柔的、软软的,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唱唱。教学行为:1.师播放歌曲第一乐段,同时在旋律线上标出唱名。2.学生演唱旋律。3.学生演唱歌词,教师钢琴伴奏。4.师生共同解决难点。7.完整演唱歌曲(1)完整演唱歌曲师:细心的孩子可能
发现了,在第一乐段前还有一段合唱旋律,它和第几乐段有相同的地方?生:——,我们把这部分叫做“引子”,由它来引出歌曲。整首歌曲就有引子和对比式二段体组成。(出示课件:曲式分析)师:现在我们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一遍,注意引子部分由老师弹奏高声部,你们演唱低声部,第一乐段大家齐唱,第二乐段高低声部注意配合。(钢琴伴奏)(2)师评价学生,将唱得不好地方纠正再唱。师:第一乐段唱得再柔和些,第二乐段演唱情绪再饱满些。(播放伴奏)教学行为:1.出示整首歌曲曲谱,分
析曲式结构。2.生完整演唱歌曲。八、总结下课师:乡音是家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此处的乡音诗意很悠远,仿佛让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她是那么美丽和奇妙,让我忍不住想要保护她,让我们再次唱起《地
球乡音》,呼吁大家共同保护保护地球。师: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