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学设计3.doc,共(5)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2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数蛤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弹琴蛙的发声练习、活动《数蛤蟆》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童谣,让学生有初步的节奏感。(2)在节奏游戏中认识二分、四分、八分节奏,为歌曲创编歌词,并通过动作模仿、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5)认识双响筒,并掌握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轻松、高位置的声音朗读童谣《数蛤蟆》。(
2)认识二分、四分、八分节奏。教具准备:琴、图片、双响筒、头饰、荷叶。教学创新点及特色: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生活,感悟音乐。本课主要围绕“蛤蟆”展开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运用儿童喜爱的童谣、游戏、舞蹈等艺术
形式,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二、创设池塘情境,激发兴趣。(一)用蛙鸣筒引出蛤蟆。1、同学们,你们听一听什么在叫?(用双响筒模仿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用青蛙的叫声来模仿各种节奏。××××.×
××××2、引导学生说说青蛙家族里的其它朋友。导语:青蛙家族里还有一位和它长的很像的朋友,他是谁呢?(出示蛤蟆的图片)3、议一议蛤蟆。(出示蛤蟆吃害虫的图片)师小结:蛤蟆和青蛙的本领一样大,它们都是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能手。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
它。(二)介绍弹琴蛙。(发声练习)1、配乐讲小故事。2、学学弹琴蛙美妙的声音。3、认识蛙鸣筒。4、认识三种节奏。学一学,拍一拍,进行节奏游戏。三、学习歌谣《数蛤蟆》师:池塘里在举行跳水比赛呢,我们也一起
去数一数蛤蟆吧!1、数蛤蟆小游戏。老师:孩子们,一只蛤蟆有一张嘴,那么两只三只蛤蟆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和几条腿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数蛤蟆的小游戏。(解说: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原来有一只蛤蟆,然后一只一
只的跳进来,跳一只一个画面,一共跳进去五只······)(1)跟随音乐来读歌词。(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师(问):小朋友|我问你||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通过录音放跳水的声音)乒乓乒乓……学生答:老师老师|告诉
你|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3)、创编歌词要求:一组同学唱,另一组同学用蛙鸣筒按节奏模仿蛤蟆“呱呱”的叫声为他们伴奏,第二遍两组交换。(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同学们看那边又来了一只蛤蟆帮助它的伙伴捉害虫,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跟随音乐唱一
唱,让所有学生参与打击乐器伴奏。创编环节,可以根据此歌曲为数字歌的特点进行创编二、三段,也可以师生或生生间进行问答式创编游戏。一人问:“三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众人答,一领众和,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智力能力,使游戏更有趣味性。四、即兴表演唱
(音乐游戏)教师找出扮演蛤蟆的小朋友在台上当主角。(放音乐伴奏)当唱到第一只蛤蟆时,扮演蛤蟆的小朋友要即兴表演,一组的小朋友拿荷叶要表演出荷花和荷叶的形象。接下来的第二、三只时要唱出自编的歌词并即兴表演。(播放《数蛤蟆》表演唱)1、创编动作,教师巡视。2、分组表演。五
、课堂小结1、小朋友,这一节课大家玩得开心吗?谁来告诉老师,你在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2、作业:为你喜爱的小动物编一首“数数歌”。3、结束语: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蛤蟆》这首歌曲,知道了蛤蟆会帮助我们捕捉害虫,它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
呢?我们不但要保护动物,还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只有这样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绿,蛤蟆才会叫的更欢。让我们一起说:保护蛤蟆,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