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下册6(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7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8.000 KB
  • 2023-0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下册6(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下册6(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六年级下册6(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doc,共(3)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1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

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2.感受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并能记住其中的一段旋律。三、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由郑路、马洪业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粉碎“四人

帮”这一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时的情景。乐曲由引子、六个具有舞曲风格的乐段(其中,最后一个乐段再现第一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开始的引子是由两只圆号奏出的号召性的音乐,力度强弱的对比好像号角的回声在山谷林间飘逸回荡,仿佛把人们带进了

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的节奏之后,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在一个下行的过渡句之后,乐曲进入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了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好像彝族姑娘们在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脖子上系的铃铛还哗哗作响。第三乐段在一

个过渡性的乐句之后,弦乐奏出了一段优美、舒展的旋律。第四乐段乐曲力度变弱,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苗族姑娘在独舞。第五乐段小号先吹奏出奔放、粗犷的音调,圆号模仿牛角号音调为之伴奏,好像小伙子们在为姑娘们的精彩

舞蹈加油喝彩,也跳起了欢快健美的舞蹈。乐曲最后以鼓乐齐鸣的宏伟的音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调,在更加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象征着人们满怀信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乐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情绪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四、教学

过程教学过程分为3个环节:一、揭示主题,入边寨;、熟悉乐段,爱边寨;三、扩展教学,舞边寨。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每一段主题都会是一个新颖的导入加入了图式,用手上动作来表达乐曲)一、揭示主题,入边寨教师直接

将引子部分展示给学生,在对音乐有了最初印象后,可以根据以后的知识经验回答出: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此刻教师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边寨”又指什么地方?设计意图:提纲挈领,直入主题。二、熟悉乐段,爱边寨1、熟

悉1主题接下来进入第二教学环节,首先是参与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展现的是一个群舞的场面,其中有明显的击鼓声,鼓点节奏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我会引导学生“以掌代鼓”参与其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音乐中的鼓点节奏是这样的。(播音乐,教师拍手)这

样的节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那么如何化难为易呢?结合动作的声势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辩能力、反应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是其他任何教学课程都难以做到的,所以它更有利于素质教育。2、演唱3主题熟悉了第一、第二主题后,进入到演唱第三主题环节。

这个环节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高年级来说,视唱曲谱是音乐课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是聆听教学,对学生的唱谱要求也不可忽视。于是我选择了曲谱难度适中的第三主题进行视唱。在这个过程中,我利用旋律线展示长音、短音及音高走向,现场板书,并进行身体律动。(点音乐,现场板书)那么图形谱可以说是在学生不会读

谱时所采用的代用品,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好旋律走向。3、欣赏第四主题接下来进入到欣赏第四主题的环节中来。乐曲的第四主题是全曲中最具有特色的一段,力度减弱,在飘逸起伏的伴奏下,奏出优美而富有色彩的旋律,好像是年轻姑娘的独舞。4、区分第五、第六主题。从听觉上分

辨男女不同舞蹈场面下面是区分第五、第六主题环节。5、6主题音乐共同表现了男女对舞的场面。我把音乐先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理解音乐的内容。(播音乐)这是粗犷、奔放的男子舞蹈;这是轻盈、活泼的女子舞蹈。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的聆听是完成乐曲再创作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对比感受,增强了他们

的音乐感受能力与认知能力。打击乐的选用丰富了课堂上的声音,也帮助学生再次理解了音乐的形象!6.完整欣赏乐曲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用黑板上的六个图式来表现五、扩展教学,舞边寨最后进入扩展教学舞边寨。由于这是一首表现少数民族同胞舞蹈场面的乐曲,那

么本课的扩展环节,我会与学生共同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我将采用在之前搜集的网络资料图片、视频、及文字中选择能够辅助本节课教学的相关素材。在这一环节展示给学生,做到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丰富课堂多元化内容。最后在美妙的音乐声与动人的民族舞蹈氛围中,结束我的教学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课时教学内容的阐述!六、巩固练习1.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音乐。2.根据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老师进行统一安排。第一段音乐用拍腿小号的方式来表演,第二段音乐拍腿拍手,第三段音乐小小的小提琴家,第四段舞蹈是姑娘们的舞蹈,第五段是男生们的动作,第六段是女生

们的舞蹈,五六主题形成互动,最后重复了第一主题的动作,老师与学生一起舞蹈。七、课堂小结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入图

式,加入了舞蹈的动作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