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下册《(演唱)酒歌》教学设计3.doc,共(6)页,9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6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土家祝酒歌》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一节歌唱教学为主的学唱课,采用的是四年级第八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土家祝酒歌》,该曲是一首土家族歌曲,设计了通过认识土家族乐器,学习土家语问好,课件介绍土家民族文化等激趣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土家风情,从而激发他们对土家族的喜爱,通过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会这首歌曲,通过情景表演,在学习中加入喝酒的动作,让学生去感受土家人喝酒时的热烈气氛,学生边歌边舞,进一步感受土家歌舞的特点。二、教材分析《土家祝酒歌》是一首土家族迎客时唱的祝酒歌曲,时逢佳节或喜庆时饮酒,人们常用喝酒来祝福酬谢。歌曲曲调旋律
起伏不大,运用了平行乐句和模进乐句,带有朗诵风格。从调式上看,属民族徵调式,情绪欢快、热烈,歌曲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为结构规整的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由四个小节完成,附点节奏和弱起节奏的运用,增加了歌曲的动感。第二乐段采用了简短的二
声部合唱形式,欢快的节奏使酒歌具有舞蹈性,可伴随简单舞蹈动作歌唱,属于舞曲型酒歌,表现了土家人民的热情爽朗和好客的特点,感受少数民族风情。三、学情分析分析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心也很强;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仍然乐于参与课堂中的演唱活动,并且能够
对他人的演唱做出简单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读乐谱能力,他们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相对比低段年级要好很多,大部分学生音准较好,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对音乐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更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和
技能,音乐的表现力、识谱能力和创造力都有所提高。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系列激趣引导,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合唱,能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土家祝酒歌》,体会土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了解土家摆手舞和土家乐器,并进行情景表演。2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
等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探究活动中尝试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且在学习中加入喝酒的动作,让学生感受他们喝酒时的热烈气氛,带着这种感受去学习二声部旋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
《土家祝酒歌》的学习,体会土家摆手舞和迎客祝酒时的乐趣,感受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操。五、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土家祝酒歌》。六、教学难点:比较和谐演唱歌曲二声部。七、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件,土家族乐器。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共计6分钟)(课件一展示课题)1、师吹奏土家咚咚喹慢速的《土家祝酒歌》第一、二乐句走进音乐课堂。(2分钟)2.师:请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一学。汉语:你好!土家语:泥/岔!师解惑:看着你们疑惑的样子,一定不知道我
说的是什么?其实,我刚才是在用土家语跟大家打招呼呢!泥/岔就是你好的意思。它叫咚咚喹,音色清脆明亮,是咱们土家族的一种乐器。师:每逢盛大节日,土家族的孩子们就围着篝火,吹响咚咚喹,跳起欢快的摆手舞。你看,他们来了!3.师(课件二播放摆手舞、吊脚楼、油茶汤、土酒
、老腊肉、廊桥、西兰卡普、帅氏莽号)师板书课题。)师小结:我们住的是吊脚楼,吃的是老腊肉,喝的是油茶汤,贵客来了,请他们喝酒吃肉,酒桌上我们唱的是《土家祝酒歌》!【设计意图:孩子们认识土家族乐器,学习土家族问候语,了解土家风情,激发孩子们对土家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4、练声(3分钟)师
:“听,山寨的人们吹响了莽号!(师单手示范,运用身体幅度、声势来示意音高,并范唱一次)。“孩子们,让我们举起手中的莽号,一起吹响它吧!”(二次)“让我们学一学吹莽号的样子”(三次)出示练声旋律(高声部)(课
件三展示吹莽号的图片并加上二声部两行谱):1=F|5—︱5—|2—︱2—︱5—︱5—|6—|6—|5—︱5—|2—︱2—|5—|5—|6—|50|︱喝耶喝耶喝耶喝耶(用F大调)师边弹边范唱。5、师发现并评价:(1)学生模唱互评。有人唱
喝时,纠错我们土家族把“喝”说成“huo”。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huo”来模仿莽号的声音,,吹向遥远的土家山寨。(2)我发现你的莽号声音有点刺耳,小声一点效果会更好。(3)我发现他的莽号声吹得很直,音很准。(生生互评,师小结)师:请孩子们记住莽号的不同音高,让我
们一起把莽号吹向远方!师生一起吹莽号。(四次)师:来到山寨,进门得喝拦门酒啊,这酒里,盛满了土家人的豪爽与热情。师范唱低声部旋律,强调强弱。(师表演唱喝酒的豪爽。发现:1、学生喝时,可以换一个对象,1234全体
。2、学生不喝时,师向前跨一步。)6、出示练声曲(低声部)1=F1111︱12︱5216︱2—|1111︱12︱1616︱2—|喝喝喝喝喝耶,不喝也得喝,喝喝喝喝喝耶,大家一起喝。1111︱12︱5216︱2—|1111︱12︱1616︱5
—||喝喝喝喝喝耶,不喝也得喝,喝喝喝喝喝耶,咱们一起喝。师:请孩子们端上酒杯,喝下这碗酒吧!(边弹边唱,并用上肢体语言生唱一次)学生跟琴练唱。7、师:学生唱会以后模仿酒碗的动作。评价(1)我发现男孩子
们真豪爽,我有一个想法,需要同学们的配合。请看,歌词中有喝喝喝喝喝耶的地方由男子汉来表演,其他地方让女孩子们和我一起来接龙演唱。行不行?(播放第二段伴奏音乐一次以后交换)8、师:土家人真豪爽,一碗酒一口干。你们和土家人一样的豪爽!来,男子汉们,喝酒,姑娘们吹响
莽号吧!记住第一个音:低声部do,高声部sol。4242.......4来,男子汉们,端上你们的酒杯,干了这杯美酒!请姑娘们把莽号吹起来!(师播放二声部的伴奏男女生合作演唱二声部。)【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吹响土家乐器莽号声音的练习,调整演唱呼吸,营造轻松的氛围
,加强孩子们对高声部旋律的初步感知;通过师生合作练唱与男女生二声部合唱的方法,初步感受和声的纵向音响效果,为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二)聆听体验,学习歌曲1、学习歌曲第一部分。(6分钟)1.师:我们吹了莽号,喝了拦门酒,把客人请进
了土家山寨。听,土家人把自己称作什么?(师课件四展示《土家祝酒歌》并完整示范演唱)师小结:土家人把自己叫做毕兹卡,就是本地人、当地人的意思。毕兹卡之所以这么豪爽热情,是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是怎样
赞美自己的家乡!请看大屏幕。2、按节奏读歌词。老师拍节奏,请孩子们仔细听,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谁能按照老师的节奏读歌词。课件五展示歌词节奏:(1分钟)X.xxx︱xx0x︱xx.x|x-|毕兹卡的朋友比星星还多,X.xxx|xx0x︱
xx.x|x-|毕兹卡的土酒比山泉还甜。X.xxx︱xx0x︱xxx|x-|毕兹卡的大路上开满鲜花,X.xxx︱xx0x︱xxxx|x-||毕兹卡的酒杯里斟满祝愿。(老师在示范的时候,一定要把强弱,美感投入
进去)2.师:“请孩子们试着跟琴自己轻轻地唱一唱。”(这里自主学习和引导读留半分钟。)1.221︱1505︱22.1︱2-︱(“喝”字)毕兹卡的朋友比星星还多,1.221︱1505︱16.5︱5-︱.......5毕兹卡的土酒比山泉还甜。1.221︱1505︱212
︱2-|毕兹卡的大路上开满鲜花,1.221︱1505︱1665︱5-||毕兹卡的酒杯里斟满祝愿。师:“毕兹卡这么美,他们的朋友那么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师小结:让我们带着欢快、热情、自豪的情绪来赞美土家人!师发现,评价。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你听老师唱,你觉得哪里不一样?请男子汉们土家
人的豪爽与热情,姑娘们唱出土家人的柔情与欢乐!”(课件六展示歌曲第一段,第一遍播放第一段的录音,第二遍孩子们心里默唱。第三遍孩子轻声跟唱)(2分钟)课件七展示第二乐段敬酒部分的旋律,隐藏高声部。(两排,配上伴奏版的音乐)师边弹边范
唱唱敬酒部分6、生跟琴学唱。(师生接龙合作演唱并相互交换)(4分钟)7.师:“客人来到了土家山寨,毕兹卡向他们敬酒,就说大家一起喝;喝完这碗酒,我们成了好朋友,咱们一起喝!喝!”(不同的两句各唱三遍)8.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和你们是好朋友,让我们尽情地喝!(师生跟琴接龙演唱并交换)
师生完整演唱歌曲。男女生对唱,你喜欢唱哪一句?女生赞美,男生喝酒!尔后交换师:“真棒,我们接龙演唱歌曲第一段。”【设计意图:通过按节奏读歌词练习,学生们自主学唱歌曲,进行附点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停顿和弱起的解决。】(三)合作表演
,实践表现1、学习二声部。(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发现(师参与小组合作。)师:你看,土家人的豪爽和热情被你们这一唱,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我们还可以模仿什么样的土家乐器伴奏,让《土家祝酒歌》更加地热烈呢?还记得我们吹的莽号吗?(课件九展
示二声部旋律。)(2)师:师生合作练唱二声部。(师唱低声部,生唱高声部)(3)师:学生分小组合唱二声部。“真棒,咱们两个声部合起来唱唱,请听第一个音,低声部do,高声部sol。预备,起。”_........6师:“孩子们,咱们合
唱,不仅要唱准自己声部,更要听听旁边同学的声音,才能做到和谐统一。”(4)男女生交换演唱。师小结:孩子们的二声部唱得太棒了,你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老师非常想请你们来参加土家酒会,并和土家孩子们一起,唱起刚刚
学会的酒歌,你们愿意参加吗?2、表演唱二声部。孩子们完整表演唱二声部《土家祝酒歌》,并交换演唱。(课件十展示,完整的二声部歌曲,播放完整的二声部伴奏音乐)【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发现二声部
旋律和歌词的变化,引导孩子们调整音准,关注音高的和节奏的准确性;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四)拓展欣赏,升华情感(6分钟)1、师:“土家族的孩子们太喜欢热闹了,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唱。你听《土家祝酒歌》里
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课件展示十一,土家族摆手舞图片,师生合作表演。)2、师小结:第一遍在歌曲第一段的句尾加上衬词(嘿、耶),第二遍在第一段加上了念白。)3、师边唱边跳。(2分钟)听到这样的音乐,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摆手舞。4、师带领孩子们跟随音
乐学跳土家摆手舞。师:摆手舞最大的特点是同手同脚,出左脚,摆左手。跟我一起来!(播放全曲第一遍,师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播放全曲第二遍,师邀请孩子们一起跳摆手舞。)(课件展示十二、毕兹卡欢迎您!播放用土家语演唱的《土家祝酒歌》,进行情景表演)(2分钟)5、课堂小结:孩子们,篝火晚会开始了,今天就让我们
把音乐教室当作摆手堂,围着篝火,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一起感受我们毕兹卡的热情吧!毕兹卡欢迎您!(随着《土家族祝酒歌》的音乐,学生边歌边模仿老师跳摆手舞。)6、伴随着音乐,学生离开教室。(课件展示十二,土家族人图片,毕兹卡欢迎您!)【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感受带衬词、念白的《土家
祝酒歌》,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在摆手堂围着篝火跳摆手舞,孩子们进行情景展现,进一步感受土家族歌舞的风格特点】十一、板书设计土家祝酒歌欢快、热情、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