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四年级上册《(演唱)可爱的家》教学设计1.docx,共(4)页,20.0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5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和四分休止符,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的运用。2.技能目标: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连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可爱的家》。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家的温馨,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
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教学重点: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体验,力度以及情绪的对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导入语。2.
展示佩恩的诗—《可爱的家》,欣赏诗歌朗诵。3.揭示课题—《可爱的家》。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可爱的家》思考:(1)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温馨,甜蜜)(2)哪些歌词让你很感动?2.歌曲的情绪如何?(选择题)A:安详地3
.弱起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弱起小节(也称不完全小节),具有推动音乐的作用。(示范演唱弱起小节的乐句,学生感受体验。提示弱拍起唱的乐句)。4.四分休止符—休止一拍(示范演唱出现四分休止符的乐句,要求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5.复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在演唱时有何变化?力度(P—f
—P)教师引导学生用声音体现歌曲情绪和力度的变化。P—我的家呀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姐妹兄弟很和善,父亲母亲都健康。(描述自己“可爱的家”)f—虽然没有好花园,月季凤仙常飘香,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激动,表现对家的热
爱)P—啊,可爱我的家,让我们抱成团,相亲相爱地久天长。(速度减慢,力度减弱,对家的热爱深埋心底)6.学唱歌曲(1)第一遍用“la”模唱歌曲。(2)教师教唱歌词两遍。提示:(1)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注意音高的走向,可用划旋律线辅助高音的演唱。
(3)注意演唱时情绪和力度的变化,表现家庭的温馨和安详。(4)注意弱起小节和休止符的正确运用。7.学生随乐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可爱的家”。8.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感受家的温馨和甜蜜。三.拓展延伸1.展示家庭许愿树。树根—祖辈树干—父辈树枝—“你”和兄弟姐妹师:一家人在一起就像一棵大树,牢
牢抱成团,任何部分都缺一不可。2.请同学们在彩色卡纸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折成心形。3.请同学们按年级依次将自己的祝福语贴在许愿树上,期待愿望实现。(配乐:我爱我的家)4.全班同学一起深情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表达对家人深深的爱。四.结束语师:同学们,学习了好听的歌曲《可爱的家》,希望同学们在美妙的歌声中感受家的温暖与祥和,感受家人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懂得感恩父母。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人之间互相关爱,共同努力,牢牢抱成团,人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