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只怕不抵抗》教学反思3

DOC
  • 阅读 1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8.481 KB
  • 2023-0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只怕不抵抗》教学反思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只怕不抵抗》教学反思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下册《(演唱)只怕不抵抗》教学反思3.docx,共(4)页,28.48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5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只怕不抵抗》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只怕不抵抗》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跃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二、学情分析首先,我们纵观总体:三年级的学生很外向,非常愿意参与课堂,表现自我的意识很强。但是,由于缺乏对历史的了解,抗日战争的歌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完全感受到歌曲的情绪不免存在着一些难度。

同时,我所教的这个班级,平时的音乐素养积累的不够好,可以说缺乏专业音乐课的熏陶,所以,在学唱歌曲、把握情绪和完整演唱上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三、学法指导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必须以强

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欣赏感受法、带唱教学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归纳总结法等,在整堂课的教授当中,我将贯穿这些教学方法,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四、课后反思(一)让聆听成为通往音乐的桥梁原理:在音乐教学中

,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儿童的听觉能力。聆听是音乐欣赏的必用手段,学生只有在聆听的环境中展开想象、分析,才能更加主动、有效地参与音乐,达到提高个体的欣赏能力的目的。因此,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做法:本堂课中,我

让学生聆听了三遍音乐。音乐的聆听不能盲目,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我在第一遍聆听歌曲的时候向他们提出来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说说你听了这首歌曲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回答,我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和合适的指导,让学生

初步感受聆听的乐趣。在第二遍和第三遍聆听歌曲的时候,让学生对歌曲中自己喜欢的或者觉得有力量的乐句配自己喜欢的动作,在学生的动作中,我能观察出,他们对歌曲情绪情感的基本把握,同时,第三遍的时候请部分同学上台表演,进一步激发他们聆听的兴趣和

对歌曲的喜爱。反思:在本环节的设计当中,我有两个地方有待提升。一是“说说你听完这首歌曲的感受”这个问题设计的不好,过于宽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设计的越具体越准确,他们越能找到重点。二是对上台来表演的学生没有进行及时的具体的表扬,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表扬可以指导他们的学习行

为,因此,及时的表扬不仅能对台上的学生有积极的作用,对台下的学生也有指导的作用,意义重大。改进:课堂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关键处。因此,在本堂课的提问上,我会认真斟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加

具体准确的问题,让学生容易抓住重点。另外,及时表扬学生是老师的一种智慧,更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因此,今后我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及时点评与表扬。(二)让表演凸显歌曲的灵魂原理:歌唱是一种艺术形式,

更是一种表演性艺术。歌唱表演表现人类的情感,因此它既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歌唱者只有将歌唱技巧和自身内在的情感融为一体去表达作品,才能更具有感染力,凸显歌曲的灵魂。做法:对于我所教的这个班

的学生来说,完全理解《只怕不抵抗》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确实存在难度。在整堂课的教学当中,我对歌曲的情绪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并且通过我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肢体动作,都能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歌曲的情绪。另外,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给学生穿上儿童团员的服装,

戴上儿童团员的帽子,拿着红缨枪等道具,边演边唱。这些做法对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我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学口号,初步解决本课的难点,让他们在情境表演当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的一大难点。反思:本堂课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一点就是,在我最初的教学设计当

中,有一个师生的接龙合作演唱,但是到具体的课堂当中,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完成这个表演。师生的合作,最能通过教师的情绪、情感、表现和表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去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因此,在我的下一堂《只怕不抵抗》的教学中,一定会把这个环节完善。(三)用教学机智

呈现课堂的美丽原理: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及时、灵活、巧妙的处理。教学机智是教师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把握教育契机,使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

发挥出作用。做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给了我很多出乎意料的回答。比如在我问到歌曲情绪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回答:“我觉得这首歌曲是有顺序的,它是先打鼓后敲锣的顺序”。我当然的回答就是“你的感受真特别”,我们教师应该支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不同见解,我没有直接否定他说不对,打击他的积极性

,而且换种方式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又如在我对比两句“只怕不抵抗”的读法让学生分辨的时候,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你的第一句是有气无力的,第二句是有力量的”。那么,我的回答就是笑着说“原来老师刚刚读

的没有力量,那老师再来一遍,你们再听听看有没有力量。”这种回答和做法给了提意见的小女孩很大的信心,同时也巧妙的化解了这个尴尬的问题。反思:学生有各种状况外的回答,一部分是来自他们不同的见解,还有一部分

或许是教师的提问方式或者表现存在不完美。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奇奇怪怪的想法,正是在各种奇思怪想中,学生成为更加独特的自己。教师更需要以开放性的思维去接纳学生的不同想法。善待他们每一次“错误”回答,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耐心、更是一种信任,很多时候我们

可以巧妙地化解学生的“错误”回答,成就他们的美丽。整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较为满意,解决了本课的比较难的重难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对学生回顾历史爱我中华的教育,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当

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教学环节不够丰富、提的问题不够准确具体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更加细致,更认真准备,让教学设计更得当,上出更好的音乐课,更创新的音乐课,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