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1-统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10.500 KB
  • 2022-11-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1-统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1-统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设计1-统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共(3)页,11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目标】1.认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懂得自由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2.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学会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教学重点】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难点】学会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教学方法】自由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围绕“自由”这个话题,小蕊、大海、阿梅三位同学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

对自由的认识。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自由的特征?2、什么是自由?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4、平等的含义?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无法治不自由活动一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

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2-1-c-n-j-y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

什么“无力回天”?学生讨论并回答。小结:(1)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

混乱与伤害。www-2-1-cnjy-com活动二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犯某死者名誉权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讨论:为什么法院如此

判决?教师进一步展示其他关于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

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结:(1)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探究二】法眼看平等活动三平等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材料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材料二201

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指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

名代表。妇女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提高。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增加。】材料三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

享有平等权利。材料四2017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孙政才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孙政才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相关链接: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学生分组讨论,并谈谈对上述四则材料的感想。小结:(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4)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归纳总结提升能力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在阅览室,小磊在读书时,边读边和同桌说笑。阅

览室的老师过来制止他,他说:“说话是我的自由”。对此,你认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2A.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C.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D.小磊的话是有法律依据的,阅览室老师不该制止的2.关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不正确的是(C)A.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C.自由是不受法治的限制的D.法治是自由的保障3.“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句话说明了(C)A.

世间本来就没有自由B.行使自由是随心所欲的C.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D.法律限制了公民的自由4.“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说明(A)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能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人类把“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想变为现实,经历了长期的过程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④法律面

前一律平等,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反映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6.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平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在我国,权利平等仅政治权利平等和经济权利平等B.在我国,至今不能实现男女平等C.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

庭出身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D.在我国,公民能否享有权利,要依情况而定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