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听赏)喜洋洋》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4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0.531 KB
  • 2023-0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听赏)喜洋洋》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三年级上册《(听赏)喜洋洋》教学设计1.docx,共(2)页,20.53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3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课题: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上册《喜洋洋》音乐欣赏课时:一课时课型:音乐欣赏课授课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兴趣浓厚,已经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活动,对音乐有独立的思维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

解。因此,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是本课的重点。教材分析:《喜洋洋》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欢快活泼、抒情流畅的民族管弦乐欣赏作品。作品为ABA三部曲式,分别取材于山西民歌《

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运用明快的节奏和舒展的旋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愉快劳动和幸福生活,表现了劳动人民喜气洋洋的精神面貌。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竹笛、二胡等。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欣赏作品《喜洋洋》,在听辨、哼唱、创编等活动中感受作品带来的乐趣。2.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与模仿,认识民族乐器竹笛与二胡,能准确听辨出其音色并参与模仿演奏。(2)创编B乐段前两句主题旋律歌词,提高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3.知识与技能目标:对比作品《喜洋洋》的不同乐段,在感受作品中热烈欢快和抒情流畅的不同情绪,听

辨乐曲段落,初步认识ABA三部曲式。教学重点:欣赏作品《喜洋洋》,通过不同形式对比作品中的不同乐段,感受并听辨音乐作品中欢快热烈和抒情流畅的不同情绪。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培养学

生的创编与合作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节日氛围,帮助学生走近音乐,为音乐鉴赏做铺垫。】二、合作探究,鉴赏作品(一)通过体验与模仿学习A乐段1.鼓励学生利用肢体参与A乐段的

表现2.随乐哼唱A乐段旋律,并在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身体动作表现A乐段,充分感受A乐段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二)通过实践与模仿学习B乐段1.初听B乐段,感受与A乐段的情绪变化

。2.通过模仿与创造,认识竹笛与二胡并听辨不同音色。(1)认识竹笛(2)认识二胡(3)采用不同形式听辨竹笛与二胡的音色,并参与表演。3.参与B乐段主旋律的演唱与创编。【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索与表演中认识民族乐器竹笛与

二胡,并能准确听辨其音色;通过自主创编歌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完整聆听,感知曲式1.完整聆听作品。2.初步认识ABA三部曲式。【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初步认识ABA三部曲式。

】四、综合表演,升华情感【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参与音乐表演,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五、课外延伸,总结课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