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1-统编五四制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x,共(4)页,73.92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7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2、知道个人维护公平的具体做法和制度保障公平的一些做法。3、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具体做法和司法机关维护正义的做法。能力目标1、面对利益冲突,学会担当
,能够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提高个人处理冲突问题能力。2、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3、提高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2、自觉守护公平正义,面对不公平、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重点难点】1、个人守护公平、正义的具体做法
。2、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探究法、辩论法。课前准备:了解学情,分析教材。教师准备:整理思路,收集素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搜集社会不公平现象以及国家保障公平的措施。【教学过
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视频,假如你是王娜娜,你会感到什么?学生:感到愤怒、生气,为王娜娜感到不公平,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维护公平的正义感
,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呢?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公平正义的守护。二、自主学习利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112——p118,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到学生中去检查预习)一、坚守公平,1.个人怎样维
护公平?2.制度怎样保障公平?二、守护正义1.个人怎样守护正义?2.司法怎样维护正义?3.理解追求公平正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让学生标记出有困惑的地方,组内学生相互解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
三、合作探究第一板块:坚守公平活动一:特别帮助(分小组讨论3分钟)(1)面对王娜娜遇到的不公平,你建议她应该怎么做?(2)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公平的事情?你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正义遇之心为人处世。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设计意图:根据对教材的把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维护案例中事件的公平,深刻理解个人维护公平的措施,
实现体验式教学,提高个人维护公平的能力)教师引导:维护公平正义,除了个人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学生回答: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
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师引导:现在还会不会出现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国家制度保障公平。活动二:新闻联播1、通过社会观察,找到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2、查找国家采取的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政策学生分享不公平现象,教师分析存在
不公平现象原因;(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准备,展示国家制度保障公平的具体措施,深刻理解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增强制度自信,实现情感升华)(过渡)上述维护正义的措施都体现了正义。板块二:守护正义活动三:新闻采访放学路上,你发现两名歹徒绑架了一名小
女孩你会怎么办?学生分享见义勇为的方法学生总结: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景,
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个人维护正义的措施)活动四:新闻读报(1)公安机关根据某学生的举报,迅速将两名歹徒抓捕归案,政府授予某学生“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各地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教师引导:守护正义,除了个人的守护,还有需要国家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
注。(2)人民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第239条规定,对两名被告人作出宣判。被告人杨某犯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四万元。被告人吴某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三万元。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作
出判决体现什么维护公平正义?2.为什么法律制度在维护公平正义上显得那么重要?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设计意图:通过小组
合作探究,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发挥的同时,发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理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过渡)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一司法公正为核心的改革。活动五:法治在线播放《为了公平正义——国家
司法改革纪实》宣传片思考:我国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对此你有何感想。学生分享: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关注国家时政新闻,解读视频材料中有效信息,深刻理解司法维护正义,同时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教师总结: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四、课堂训练:你打算如何准备为维护公平正义尽绵薄之力?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纷纷发表见解教师引导,为了更好的维护公平正义,开展宣誓活动:追求
公平,捍卫公平!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有公平正义之心,尽公平正义之责,践公平正义之行,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而奋斗!(设计意图:通过宣誓和联系生活实际活动,提高学生公平正义意识同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做维护公平正义的践行者)五、教师寄
语: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但追求公平正义的脚步不能停息。希望学生们能够树立公平意识、培养正义感,努力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让公平正义之光普照在中华大地!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亮点:1、贯穿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
体:以预习作业形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感知社会生活和国家促进公平正义的政策;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家司法改革措施,感知国家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如何守护公平正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精心
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渗透学习方法,引导思维提升:分析存在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采用内外因方法;解决主体从个人、社会、国家对角度分析,采用联系的观点;问题的逐步解决,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2、落实道法学科的核心素养,理性认识我国目前还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非正义现象,认同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采取的措施,个人在法治精神的指引下,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3、教学形式丰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学法指导相结合;个别发言、小组讨论发言和全班齐读相结合。4、教学内容处理得当:用学生生活情景设置,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突破重点;用学
生展示和观看视频等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突破难点。存在不足: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得到完全调动2、幻灯片制作不够精美3、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够及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