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上册《(演唱)其多列》教材分析7.doc,共(2)页,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5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其多列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其多列》的教学内容,《其多列》一课的教学在整个音乐课程价值实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分析如下:一、音乐课程总目标与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
、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多列》一课是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要“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本课以音乐旅行为主线,来到哈尼族的家乡,观赏了哈尼族的民居、舞蹈、服饰等,用律动、声势动作、表演唱、为歌
曲进行伴奏等进行多种音乐活动中,并拓展了二声部的轮唱学习。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传承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充分引起了孩子们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让孩子们获得美的音乐审美体验。二、第一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与内容义
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为3个学段,小学1——2年级为第一学段。课标要求该学段教学,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组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1)激
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编活动。(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其多列》一课在教学设计中,包括学唱歌曲《其多列》、伴随歌曲律动、利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等音乐活动。课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兴趣中感受音乐,陶冶情操。三、基于课程标准,《其多列》的教学目标1.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其多列》。2.能用串铃、响
板、双响筒为歌曲《其多列》伴奏。并探索生活中的打击乐器用于伴奏。3.能初步养成良好地歌唱习惯,积极地参与到歌表演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