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一下《听:小松树(片段)(木琴独奏)小松树(童声独唱)》教学设计3.docx,共(3)页,33.27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听评课活动教案小松树授课时间40分钟学科音乐教材苏少授课地点音乐教室年级一年级课时安排总3节第3节教学目标:(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1、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2、演唱《小松树》并加上舞蹈动作。3、体
会歌曲情绪和小松树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过程(教师设计的环节、形式和预定的时间)方法(在这些环节和形式中学生做什么)媒体设计导入:复习歌曲《小小雨点》师:春天来了,小小雨点轻轻落下,花儿苗儿尽情喝着雨水,让我们一起学学他们快乐
生长的样子吧。(演唱《小小雨点》)师:看,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种植物,是什么呢?很多植物都在春天发芽,但是它很特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师总结:松树是坚韧、沉稳、包容、自信的象征,并出示课题。欣赏木琴《小松树》1.初听
歌曲并提问这首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乐器木琴的介绍。3.看视频讨论木琴是如何演奏的。4.再次聆听《小松树》,模拟演奏木琴并且选择下歌曲的情绪。5.通过之前视频音乐和《小松树》的聆听,总结木琴的音色特点。6.分两段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用
不同的律动去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气氛,并总结这两段之间的联系。演唱《小松树》1.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念歌词。2.跟唱歌曲,并正确完整地演唱全曲。3.为歌曲配上舞蹈动作。学生复习歌曲《小小雨点》学生讨论老师的问题欣赏并认识木琴的组成,总结木琴音色特点。演唱《小松树》并加上舞蹈动作总结与拓展《小松树》是1
964年傅庚辰为电影《雷锋》创作的儿童歌曲,后经傅晶、李伟才重新编曲。歌曲旋律活泼、俏皮,刻画了挺拔、傲立的小松树乐观地面对严寒、顽强成长的形象。歌词把少年儿童比作一棵棵小松树,鼓舞他们在“阳光雨露哺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堂检测检测题目预估结果1.了解木琴和其音色2.
熟练正确演唱歌曲主要设问设计意图依据知识的重难点提出的最核心设问关键例题设计意图板书设想:(板书分为文科板书和理科两类板书。文科板书突出的是文字间的内在联系。而理科板书最好采用左右两分的二维板书,即,左为写例题,占黑板的
三分之二强,右三分一弱作为解例题时采用了哪些定义、性质、概念等,需要明示在右侧)作业设想作业题目设计意图及完成标准与预设课堂的不同之处及带给你的思考1、语速有点快,时间控制不到位。2、总结木琴音色特点部分可挪至
“为歌曲加律动”之前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