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线谱)四上《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7.docx,共(6)页,332.56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60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自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本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材分析:《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重庆民歌,表达了人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
绪。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运用“啰儿”“郎郎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让学生总结出山歌的特点,形成初步的印象。2.了解、认识、掌握波音记号。教学重难点: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
歌曲。2.歌曲中的衬词演唱,把握演唱歌曲的韵味。3.正确演唱上波音记号。教学过程一、视听民歌,铺垫“山歌”特点。1.师:今天的音乐课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音乐视频,说一说歌声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播放《放马山歌》云南民歌)师:表演精彩吗?生:(……
)师:谁来说一说,演唱的怎么样?生:(……)师:歌声有什么特点?生:(音很高、响亮、好听……)师:同学们说的很正确。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民歌中的山歌,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山歌的特点是:高亢嘹亮,长音很长,在户外演唱,节奏自由,悠长。(多媒体课件:山歌的特点)二、认识波音记号。1
.聆听教师一句山歌,引出波音记号。(多媒体课件:乐句)师:老师也想唱一句山歌,你们听“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欧郎啰)”,我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是……(多媒体课件:波音记号)师:它的形状像什么生:……(教师
用手势提示)。师:听老师是如何演唱它的,“喜洋洋(欧郎啰)”(教师手势形成一个小波浪),我的声音在这轻轻地抖动了一下。生:(模唱一遍)师:再听老师演唱一遍,“太阳出来(啰儿)喜洋洋(欧郎啰)”。2.学生正确演唱波音记号。师:唱的
不错,再来一次,注意口型,坐姿。三、新歌教学《太阳出来喜洋洋》。1.完整聆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找一找歌曲中还有没有波音记号。(多媒体课件:出现歌谱,播放歌曲)师:下面我们完整地聆听一遍这首歌曲,找一找歌曲中还有没有波音记号。生:(还有
一处)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生练唱波音记号)2.聆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了解歌曲内容,以及感受歌曲情绪。师:请你再听一遍歌曲,歌词都描绘了什么场景?生:……师:这首歌曲是人们砍柴时唱的山歌,表达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高兴、欢快)师:人们看到太阳出来为
什么这么高兴呢?(多媒体课件:山里的云雾)师:这是一首重庆的山歌,因为重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山潮湿多雾,人们看见太阳出来驱散雾气,带来好的天气,心情自然非常高兴,干起活来特别有劲。师:刚才听歌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括号里面的词,这些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多媒体课件:出现
歌谱)生:……师:这叫衬词,衬词来源于生活。如:“啰儿”是人们呼唤牛羊的声音;“郎郎扯匡扯”是敲锣打鼓的声音;“欧郎啰”是四川地方语。(多媒体课件:衬词的作用)师:这些衬词很有特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有了他们的加入歌曲变得更加热闹,如果没有衬词,歌曲就变的没有特色了。(
教师范读一句去掉衬词的歌词)师:看来衬词起的作用还真不小,那我们可得唱好它。(单独练唱每个衬词,提示“扯”读cai)3.师生接龙演唱歌曲。(多媒体课件:出现歌谱)师:我们来个师生接龙,我唱歌词,你们唱衬词
。4.随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注意纠正学生唱错之处。5.再次跟着伴奏音乐演唱歌曲一遍。(多媒体课件:出现歌谱,播放歌曲)6.歌曲处理。师:演唱歌曲是一种创作活动,通过用音乐记号使音乐中的节奏、力度、声音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产生不同
的感受,塑出不同的音乐形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创作的乐趣。(1)集体讨论师: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内容,就像在描述一个人看到太阳慢慢地、一点一点出来了,心里非常高兴,忍不住站在山上大声地在呼喊“太阳出
来(啰儿),喜洋洋(欧郎啰),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合适?这段歌词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唱。生:(慢速)师:用什么样的情绪呢?(集体演唱)生:(抒情地)师:第二段歌词“手里拿吧(啰儿)开山斧(欧郎啰)”,怎么
表现?生:(欢快地,稍快)师:第三段歌词“悬崖陡坎(啰儿)不稀罕(欧郎啰)”,怎么表现?(集体演唱)生:(欢快地,稍快)师:还有哪一段歌词也可以用慢速和抒情地情绪演唱歌曲。(女生演唱)生:(第四段)师:我们请一排同学表演。师:第五段歌词“只要我们(啰儿)多勤快(欧郎啰
)”,怎么表现?生:(坚定的,中速)(多媒体课件:歌曲处理方案)段落情绪速度演唱形式第一段抒情地,呼喊状态慢速一位学生领唱第二段欢快的稍快全体齐唱第三段欢快的稍快男生唱第四段抒情地,优美地慢速女生齐唱第五段坚定的中速全班齐唱(2)教师弹琴,学生
集体演唱。(多媒体课件:出现歌谱)师:这首歌曲在我们的合作演绎下,带给了我另一番感受。四、律动过渡:同学们唱的很不错,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迈起脚步,体验一下一起去劳动的快乐心情。1.教师示范。师:先看老师是怎么动的(
教师示范动作)(多媒体课件:出现歌谱,播放歌曲)2.师生律动,并在三四段歌词处教师加入鼓声敲击。师:我要邀请更多的同学一起跳舞。(师生一起表演,并在三四段歌词处加入鼓声敲击。)师:同学们自己跳,老师要加入
鼓声,看看老师是怎么敲得。3.练习鼓谱师:同学们在跳的时候,老师是怎么敲得,谁来说一说。生:……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生:……师:我们就用凳面做鼓面,同学们到凳子后面去。我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个鼓谱。(多媒体课件:鼓谱)师:看看这个表示敲哪儿?生:凳面、凳侧
面……师:好,小鼓槌准备好,看着鼓谱,我们一起来敲一敲。(4)学生随着音乐自己敲击一遍,间奏处老师加入鼓声。(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师:(间奏处)我要你们一起敲起来。(5)学生随着歌曲边唱边跳,边敲击鼓伴奏。师:现在我想请刚才跳舞的孩子到中间来
,其余的同学给我们伴奏,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敲鼓。(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五、总结下课师:从你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喜悦,你们说山里的人们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辛苦吗?可他们还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怎样的品质?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师:歌词最后一句
说,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不愁穿,说明什么?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