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6.2《亲爱的回声》教案

DOC
  • 阅读 7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7.500 KB
  • 2023-0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6.2《亲爱的回声》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6.2《亲爱的回声》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6.2《亲爱的回声》教案.doc,共(4)页,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4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亲爱的回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亲爱的回声》,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力度效果。2、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感受6/8的韵律感,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拍的

旋律。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2、唱准四个音程,唱出6/8的韵律感。教材分析《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人声与回声之间可以“亲爱”来形容

的奇妙、和谐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全曲节奏平稳,旋律舒展,语气亲切,感情真挚。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回声1、师:大山里有着美不胜收的美景,也有着许多美妙的声音,回声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声波遇到大的障碍物(如悬崖)时,它会被反

射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2、我们把教室当做山谷,同学们来做做老师的回声好不好?师生进行接口唱练习,进行第一次难点解决。说:你好--hello各2次要注意回声是原声的重复,但要比原声弱唱:6︱5656︱565哈罗哈罗哈罗哈罗6︱5655︱1511︱616

1︱515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老师唱的第二种是有变化的!听仔细了,再来一遍3、出示旋律线,帮助学生理解音高走向学生画着旋律线再唱一遍4、师清唱歌曲,学生在回声处接唱二、新歌教学1、这是一首回声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下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

!注意,听到回声的时候,我们一起唱,做一个倾听的动作(出示歌谱)2、教师简介歌曲:《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人声与回声之间可以“亲爱”来形容的奇妙、

和谐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3、用lu轻声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的情绪4、认识新拍号: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强弱关系:强弱弱次弱弱拍打感受强基本节奏型××××××改变了常见的×为一拍的样子,要强调××.×××.×××××××.×.注意拍出

强弱交叉组合节奏老师拍,学生倾听、模仿,再说说是哪一种组合?5、学唱歌谱注意韵律感第一部分5.65176︱5536︱5656︱565“哈罗”处要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第二部分难点弱起小节的换气666671︱2.2[微软用户1]55︱1

11777︱671334︱56525︱1.1︱⑴4拍⑵力度要随着旋律的起伏而变化(对比明显一点哦!)听老师范唱,学生实践⑶最后一句出现了两声部,分别唱一唱25︱1.1︱直接练习配歌词合唱45︱3.3︱6、填词歌唱初学:节奏、音准歌曲处理:①技能:6/8的韵律感弱起

小节用合适的力度演唱(鲜明的力度对比)②情感:歌曲表现了人声与回声之间可以“亲爱”来形容的奇妙、和谐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语气亲切,感情真挚。第一部分:描述了小朋友与回声对话问好的情景,应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来演唱。第二部分:描述表达了孩子们对回

声的喜爱和期盼,你觉得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最能表达出我们的情感?(热情,明亮)到这里共唱2遍,以下开始要抓重点、有意识的背唱歌词③演唱形式:用不同的形式演绎歌曲分声部演唱原声、回声手做呼唤、倾听的动作请学生领唱回声不仅仅重复一遍,往往有好几个回声试试哈罗哈罗(增加哈罗哈罗)三、欣

赏合唱《回声》感受层次感和相互配合的四、拓展小组合作表现回声《闪烁的小星》《两只老虎》教学反思《亲爱的回声》是一首美国童谣。它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群山幽谷中与回声对话的动人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人声与回声之间可以“亲爱”来形容的

奇妙、和谐的音响效果,抒发了孩子们的欢愉心情。教学中有两个难点:1、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人声与回声的奇妙和谐、遥相呼应的音响效果。2、唱准四个不同的回声“哈罗”音准,唱好最后一句的合唱。3、认识6/8拍,唱出6/8拍的韵律感。据我对学生的了解,学生

了解回声的特点,回声要比原声弱,因此在表现回声的乐句中,我想提高一点要求,即不仅仅要有强弱的对比,希望能根据旋律的起伏做进一步的强弱对比:65(65)65(65)51(51)16(16)15(15)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哈罗实际情况是学生虽然了解4个力度记号的含义以及排列顺

序,但要结合音高做细致的思考和排列还是难倒了他们,在这点上纠缠了很长时间。不妨通过歌唱感受音高的变化,力度随着音高的起伏自然地加强、变弱。这四个回声的不同音准也是本课的难点。画旋律线是帮助学生感受音高走向、音程的好办法,

可是本课难点颇多,让学生自己慢慢画音高、练习必然会占用很多时间,我首先想到的是老师课件上出示,学生看一看;其次是给每个学生准备好画有音符音高点的图片,让学生连一连。这两种方式后来我都推翻了,因为第一个给学生的印象不会很深,第二个老师画的成份太大

了,还是学生自己画音符音高点、再画旋律线才会有深刻的感受。事实证明这部分是做得对,并且还应该手在空中划着旋律线唱这四组音程。四(3)班的孩子们音乐课非常认真地学习,所以他们在音乐基本素质(识谱、音准、节奏、

歌唱)方面比较扎实,虽然在解决难点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在学唱歌曲环节还是顺利完成,只是来不及进行合唱的拓展,其实那也完全可以成为本课的一个亮点。本节课失利的最大原因是我没有进行试上,如果试上了,就不会出现某处拖拉、纠结的问题,课堂可以更完整、更精彩、更生动。没试上的客观原因的不去说了

,通过本课我的收获就是:好课一定是磨出来的!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