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小书夹》PPT课件2.ppt,共(26)页,8.20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51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音乐小书夹必答题按指挥图式划拍必答题必答题你学会了吗?让我们做一做小小指挥家吧!随音乐唱一唱唱一唱抢答题民族管弦乐队灿灿明月,淡淡清风,篝火暗了,月儿疲倦了,瑶家山寨沉浸在溶溶月夜中。白色的浓雾为群山拉起幕帐,田野上飘来
阵阵稻谷清香,你听那年轻的朋友,丰收夜,人不眠,到处起歌声。把知心的话儿尽情弹唱。木叶声声吹,铜鼓响咚咚,耳环亮闪闪,彩裙翩翩舞,脸对脸儿跳个舞,手拉手心相通。歌声环绕篝火飞,映得满天红。嗨哝嗨哝嗨咿呀啰,嗨哝嗨哝嗨咿呀啰。耳环亮闪
闪,彩裙翩翩舞,歌声环绕篝火飞,映得满天红。在歌曲中唱一唱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改进国乐,提出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共创作二胡独奏曲10首、琵琶独奏曲3首、民族乐器合奏曲2首。代表作有《空山鸟语》《光
明行》《病中吟》等。刘天华(1895——1932)唱一唱这个主题(二胡独奏)(二胡独奏)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春节序曲》是其代表作,已成为我国喜庆节日的常演曲目。李焕之(1919-2000)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
交响协奏曲)这是谭盾所作《地图》中的一个乐章。《地图》首演于2003年2月,由谭盾亲自担任指挥,著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担任大提琴独奏。这部协奏曲将许多民间、民族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影像加入到传统的指挥、
大提琴、乐队三者关系中,将协奏曲变为大提琴、乐队、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和应答。整部协奏曲分为九个乐章,分别是:《傩戏与哭唱》《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间奏曲:听音寻路》《石鼓》《舌歌》《芦笙》。1981年谭盾回湖南老家,遇到一位
土家族“石头老人”,他能用不同的敲击方法使石头发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他还能以古老而原始的吟唱,与天地交谈,与过去和未来对歌。这使谭盾感到非常震动,觉得这就是自己寻根的地图。20年之后,谭盾重回湘西,“
听音寻路”就是想找回他心中的地图,找回“石头老人”那不应消失的音乐。返回目录相关资源“傩戏与哭唱”指的是湘西地区的傩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哭唱。湘西的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收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
形式。傩戏的渊源非常久远,表演傩戏的人通常都戴上面具,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傩面”,边唱边跳,表现与天地、鬼神和祖先的交流。“傩面”通常被绘制得比较诡异,傩戏又经常表现迎鬼、娱鬼、祭鬼等内容,再配上民间的打击乐,显得异常神秘,“鬼气”颇重。哭唱究其音是哭,究其谱是唱,源自土家族哭嫁歌。相关
文化:傩戏与哭唱谭盾在这一乐章中,运用了他在民间采集的傩戏的影像。首先是一段乐队的引子,里面有不少不和谐的和声和音色,营造出一种诡秘的气氛。交响乐队打击乐、管乐的音色,都模仿民间吹打乐,再合上傩戏本身的节奏,制造出一种原始的、
古朴的音响效果。之后,大屏幕上的影像开始,身穿红色道袍、脸带黑色傩面的舞者,正在舞动手脚,进行一种古老的仪式。同时乐队继续扮演着民间吹打乐的角色,自由而神秘,以配合画面。之后,便进入“哭唱”,大提琴拉出一段较为悲伤的旋律之后,大屏幕上出现几位土家族妇女相拥而哭的画面。音乐的学习
在于不断的积累,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巩固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