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上册《听:丰收歌 喜洋洋》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教案教学设计1.doc,共(2)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8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民乐合奏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2.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碰铃等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2、初步认识笛子、二胡、木鱼。教学难点:1.能
够按照乐曲结构,去听乐曲2.听辨各种乐器一、导入:认识民族乐器1.看图片2.看独奏视频二、欣赏《喜洋洋》教师:本节课的“喜洋洋”与电视上的“喜羊羊”是不一样的,大家区别一下“羊”“洋”1.听《喜洋洋》mp3。教师:什么感受?(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2.适合那些场合?(适合婚礼和各种庆典场
合演奏。)3.介绍与补充:《喜洋洋》是我国著名民乐,以新板胡为主要乐器演奏。由我国已故民乐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4.再听mp3,说说哪些乐器在演奏?(……)25.看视频,再次确认有哪些乐器?(……)6.看谱,问:分为几个部分?(3个部分,
认识音乐记号)7.再听mp3,看谱子。数一数,曲式结构?(ABABA)8.感受每个主题思想:全曲共分三段,是ABA结构。A主题: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叠、顿音和加花的手法,轻松活泼、欢快的特点,热情洋溢的气氛。B主题:将上下两句发展成起承转合的四句;加上笛子、二胡与板胡的各种
技巧润饰旋律,木鱼则以规整的节奏衬托曲调,喜悦的歌声犹闻在耳,舒展流畅,非常抒情。第三段再现了A的旋律。9.综合欣赏:动一动,表现自己快乐心情的动作律动,三、看谱:为乐曲伴奏……打拍子四、为《接新娘》配乐视
频。五、总结1.认识了乐器,知道了《喜洋洋》2.搜集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