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统编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doc,共(9)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想一起玩怎么办》【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引导学生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并在与同伴相处时大胆尝试、相互协商、彼此尊重与理解。行为与习惯:通过各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一起玩中遇到的问题,在游戏活动中养成大胆试一试、主动说出来、大方有礼貌、友好来
相处的良好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只有具备上述良好的习惯才能和小朋友玩到一起,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并掌握一些表达与交往的技巧,玩得开心、玩出乐趣,使之初步具备观察生活、获取信息、表达情感的能力。【教
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恰当的表达方式。2、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学习用协商的方式与人交往。【教学难点】克服与同伴交往中常出现的自我中心问题,对学生进行融入群体的交往技巧指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跳绳、张贴的板书【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贯穿本节课的中心线索就是
教会学生融入群体的交往技巧,大胆尝试,用协商的方式与人交往。本课题可考虑设计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以老师小时候玩游戏为话题,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小时候玩过不少游戏,玩跷跷板、老鹰捉小鸡、玩沙子、跳皮筋等等,你们平时和小朋友一起玩过哪些游戏?和小朋友一起玩,真快乐啊!(贴板书:一起玩)【设计意
图】从老师的亲身经历中,引导学生体会“一起玩”的快乐,为进入角色做准备。第二环节:掌握基本礼貌用语和融入群体的交往技巧,敢于大胆主动去找朋友,敢于主动说出自己内心想法,并做到大方有礼貌、友好来相处。本环节可设计四个节点。第一个
节点:设置了小布丁和高年级同学打乒乓球的情境。学校生活占据了学生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在学校不仅有同班同学,还有很多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如何与他们交往就至关重要,有时决定着自己是否能够快乐地融入学校生活。【设计意图】学校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每个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比较长的场所。在学校
的心情往往影响着孩子们心理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从孩子们很熟悉的学校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融入群体的交往技巧。这一节点设置了小布丁和高年级同学打乒乓球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与高年级同学交往时的正面的经验:老师听
说我们一年级刚转来一位小朋友,叫小布丁,他也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可是他遇到了问题,他很想和高年级同学打乒乓球,可是......这时他心里会怎么想?(他心里忐忑不安。)后来小布丁终于决定去试一试,他大胆地走过去,发生了什么事呢?动脑筋想想看,小布丁用什么办法和大朋友玩到一起
了?(贴板书:大胆试一试、大方有礼貌、主动说出来)小结:想一起玩啊就得表达,要像小布丁一样主动说出来,这些话你可以用上:我能和你一起玩吗?请让我玩一次好吗?这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试试吗?小结:只有大胆主
动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和朋友一起玩。礼貌也很重要,大方有礼貌,别人才能喜欢和你玩。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礼貌儿歌》:朋友见面问个好,加上称呼别忘了;如果需要道个歉,说“对不起”心记牢;若是有人感谢你,说“没关系”别忘记;请求别人帮忙后,切记说句“谢谢你”。)小结:把“请、谢谢、对不起、没关
系”等礼貌用语经常挂在嘴边,大胆主动、大方有礼,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一起玩。刚才小布丁就很大胆主动,但如果大朋友不友好,不接纳他,他们能一起玩吗?小结:所以,想一起玩还要宽容地接纳别人,友好来相处。(贴板书:友好来相处)第二个节点:小红想打乒乓球。设置与小布丁相反的两个人物——小红和小军,引导学
生分辨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交往技巧,什么是错误的交往技巧。【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分辨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懂是非、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
。能够分辨清楚交往技巧的优劣,是融入群体、分享共处、互助合作,与同伴建立良好朋友关系的基础。本节点创设了一个情境活动:小红想打乒乓球。小布丁和大朋友玩到了一起,心里可高兴了,这时,小红也跑过来,她也想打乒乓球。(出
示视频)小军为什么那么大声嚷?小红应该怎样做?可是看小红满脸不高兴,她为什么也生气了?是啊,挡着小军打球了,小军就可以对别人粗暴无礼吗?小军应该怎样说呢?小结: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和丑,我们要学习美的行为,才会
和别人玩到一起。第三个节点:老师以小伙伴的身份分享动画片《悠悠找朋友》,并以悠悠为榜样来鼓励小朋友大胆主动、友好相处。【设计意图】小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有时候是因为害羞、胆怯而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此,需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被拒
绝了也不灰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年龄小,也比较容易受周围人物影响,创设悠悠这样一个典范,对激发一年级小学生大胆主动的精神很有帮助。本节点安排了一个游戏:像悠悠一样大胆主动去找小朋友跳绳。咱班同学这样大方热情有礼貌,老师也想和你
们一起玩。我带来一个动画片和你们分享,里面有悠悠和COCO两个小朋友。请欣赏。你喜欢和悠悠还是和COCO一起玩呢?为什么?那你们能不能也像悠悠一样大胆主动去找小朋友玩?小结:这些小朋友一起玩得多高兴啊!他们去找别人玩,有的被拒绝了也不灰心,
终于找到了伙伴一起玩。有的玩花样跳绳,有的两三个人商量合作一起跳大绳。他们就像悠悠一样大胆主动。为他们鼓掌!棒棒你真棒!第四个节点:以胆小害羞的COCO来激发孩子们爱护弱小、帮助弱小、友好相处的爱心。【设计意图】爱护和帮助弱小,不排斥、不欺负胆小的孩子,是孩子们能够
友好相处的关键之一。动画片里还有一个小朋友COCO呢,如果你是COCO的朋友,你会怎样做呢?(我会鼓励他大胆尝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帮助他交往更多的朋友。)你真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如果COCO鼓起勇气找你们玩,你会怎样对待它?生:我会接纳
它,友好玩耍。小结:对,如果每个人都能宽容地接纳别人,友好相处,就不会有小朋友不敢和别人玩了。一起玩才快乐呀!第三环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创设的游戏中将学到的“大胆试一试、主动说出来、大方有礼貌、友好来相处”付诸实施。第一个节点
:安排了师生共同游戏《一二三,木头人》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邀请、学生和学生的互相邀请,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并给孩子们带来意犹未尽的乐趣。【设计意图】一年级小朋友形象思维占主导,设置这个游戏为了锻炼学生更加大胆主动、大方有礼、大胆表达和友好相处,以此让他们更加喜爱学校和老师,在愉悦心情的同时,更去
愉悦、积极地生活。大家表现这么棒,老师也想邀请一位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谁来?这位大胆主动的同学,请你和我一起玩,你应该怎样跟我说?你这么大胆主动、有礼貌,我很喜欢和你一起玩。还有谁想一起玩?你应该怎样说?声音要响亮。勇敢大胆彬彬有礼,欢迎你
。还有谁想一起玩?你来。你应该怎样说?你还想邀请谁和你一起玩?你应该怎样说?主动热情地邀请别人也会有朋友一起玩。还有谁想一起玩?你应该怎样说?孩子们,准备。准备好了吗?一二、三木头人,你动了,该你过来找。(学生玩游戏,老师接着邀请小朋友:谁还想玩?你应该怎样跟我说?你去玩,你也去玩
。)第二个节点: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邀请朋友玩,或者去跟朋友协商,交换玩游戏的机会。【设计意图】让学生一个一个来邀请或者协商,以此巩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有助于增强他们交往的意愿与信心。大家玩得好快
乐啊,我看坐着的小朋友也很着急,换他们上来玩一会儿好吗?场上的小朋友可以用这节课你学到的方法,去邀请你的朋友来玩。谁先说?谁再来说?......坐着的小朋友你想跟谁交换,也可以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去找谁商量。你可以说:“请让我玩一次好
吗?”或者说:“这看起来很有意思,我能试试吗?”别忘了说“谢谢你。”谁上场找人交换?......第三个节点:设置了全班性的游戏: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玩《找朋友》的游戏。【设计意图】同伴交往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交
往能力的获得是在交往活动中实现的。将学到的方法持之以恒付诸实施,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用友好平等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并且在交往中体现出他们的理智与情感。商量好后我们接着再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围成一个圆圈,所有人一起拍手唱,要大方有礼貌,
找到朋友要主动敬礼和握手。(老师在圈外找朋友,小朋友接着找。)全班同学都可以去找自己的朋友玩《找朋友》的游戏。第四环节:总结主题,情感升华。第一个节点:孩子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收获?【设计意图】梳理本课知识,再次巩固本课的重难点,深化主题。小结:同
学们真棒啊,大胆试一试,主动说出来,大方有礼貌,友好来相处,才能一起玩。相信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一起玩。这节课,老师也非常感谢大家和我一起玩。谢谢!板书设计:想一起玩怎么办?大方有礼貌大胆试一试一起玩友好来相处主动说出来我能和你一起玩吗?请让我玩一次好吗?这看起来
很有意思,我能试试吗?【设计意图】板书应突出重点,体现难点,还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因此本节课的板书我紧扣教材,挑选“大胆试、主动说、有礼貌、很友好”关键知识点,以简驭繁,以少胜多,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记忆,突出了本课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