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唱:李玉莲调 森吉德玛 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设计6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8.261 KB
  • 2023-0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唱:李玉莲调 森吉德玛 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唱:李玉莲调 森吉德玛 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学设计6.docx,共(2)页,28.2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4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课题李玉莲调课型新授本课题课时数:1本教时为第教学目标:1.学唱苏北民歌《李玉莲调》,在演唱《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2.欣赏钢琴曲《向阳花》,了解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之间密切的联系。3.能在聆听、演

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教学方法与手段:赏析法、比较法、合作互动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回忆民歌的形式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2.简介里下河地

区(江苏中部,鱼米之乡)(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河道成网、物产丰富)3.揭示课题:苏北民歌《李玉莲调》二.新授1.简介歌曲《李玉莲调》是一首家喻户晓、广泛流传的苏北民歌。它旋律朴实、朗朗上口,具有

明显的小调民歌的特点。其结构规整,是典型的四乐句单乐段歌曲。1.初步看图欣赏歌曲思考: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表现了人们欢乐劳动的情绪……)2.复听歌曲《李玉莲调》,让学生观察找出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简介里下河地区3.揭示课题:苏北民歌《

李玉莲调》简介歌曲《李玉莲调》是一首家喻户晓、广泛流传的苏北民歌。它旋律朴实、朗朗上口,具有明显的小调民歌的特点。其结构规整,是典型的四乐句单乐段歌曲。思考: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情绪(表现了人们欢乐劳动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整体感知歌曲的情绪。让

学生熟悉歌词,抓住音乐的要素体验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3.按节奏朗读歌词师示范朗读并拍手第一句学生试一试4.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跟琴齐唱歌曲;师生分句唱5.加入声势先将后

面变化的练一下6.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师:让我们在加入鼓和铃的声音,为劳动者加油鼓劲!7.整体合作表现歌曲三、欣赏教学欣赏钢琴曲《向阳花》,说说它与《李玉莲调》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四、聆听家乡的民歌1.聆听用苏北方言演唱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再试着

用自己的方言唱一唱《李玉莲调》,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2.聆听《撒趟子撩在外》,感受家乡民歌的韵律美。3.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情绪……)师讲述民歌的特点复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再听,

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跟琴齐唱歌曲。聆听用苏北方言演唱的民歌《拔根芦柴花》。再试着用自己的方言唱一唱《李玉莲调》,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欣赏钢琴曲《向阳花》,说说它与《李玉莲调》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欣赏江都民歌《拔根芦柴花》、《撒趟子撩在外》,体验民歌的特点,激发对家乡

民歌的喜爱之情。欣赏《撒趟子撩在外》、《拔根芦柴花》,体验民歌的特点,激发对家乡民歌的喜爱之情。学生有表情的演唱这句,调动学生的演唱情绪。板书设计:溯流探源李玉莲调授后小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