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数鸭子》教学反思4.doc,共(4)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0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数鸭子》公开课教学反思《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歌曲《数鸭子》充满了童趣,音乐中我们感受到轻快、明亮的音色,生动活泼的说唱节奏,更看到了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的中国水墨风景画:桥上的数鸭子的孩童,桥下放鸭子的老爷爷,有桥有河,有爷爷与孩子们风趣的对话,有鸭子的嘎嘎叫
声。可谓是有情有景,生动,感人。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学,构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童趣的教学情景。改变了传统的歌曲教唱模式,由于教学手段新颖,歌曲节奏鲜明利于上口,学生非常喜爱,很快就学会歌曲,还能理解其中的情绪。通过游戏和表演,让学生在参与和合作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
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整个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我共设计了“手指操导入”“情境铺垫”“节奏训练”“休止感知”“歌曲学习”“二声部创编”“歌曲表演”七个环节。这些环节既拉近了师生的距
离,也容易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并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在乐中思。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运用四分休止符,动中感受、体验,玩中表现,唱中运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动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
,他们善于模仿,喜好游戏,他们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往往与活跃的肢体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游戏贯彻于四分休止符的教2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游戏中,在玩乐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会这一基本乐
理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师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达对小鸭子的喜爱之情。
2.借助动作、响板、手势等准确感受和表现四分休止符。3.在音乐游戏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懂得生活中的乐趣、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感受鸭子们的团结、有秩序。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导入从律动手指操开始,吸引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之后,
引出小鸭子(休止),让学生初步直观感受休止,并用鸭子叫声及闭嘴表现休止,接着让学生进行了节奏训练,使学生对念白处节奏有了认识,通过聆听、记忆并用手拍的方式,表现出来。接着讲授了重点知识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用拍手表现了四分休止符,通过带入歌词,使学生对念白处进行了掌握,之后,对四分休止符的重
点学习,我通过用手势、响板、动作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感受、表现、当学生聆听过这么多遍音乐之后,终于可以演唱了,孩子们一展歌喉,唱得很好,之后我强调了半拍休止处,学生唱得更棒了,至此达到了目标二,当学生演唱好歌曲之后,我通过让学生对比不同鸭子的叫声,引入加入
了二声部,让这首歌曲更加立体,丰满起来,学生们也都唱得更高兴了,最后我打着非洲鼓,让学生分声部,加入乐器(响板)完整演唱歌曲,孩子们表现的也非常好,至此达成了目标二。当课程接近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了数鸭子的游戏,3由于时间有限,游戏玩的不充分(下节课可以再进行)在游戏中,孩子们
真正感受到了音乐课堂的乐趣,至此达到了目标三。本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演唱歌曲的声音不够轻快。由于学生对歌曲非常熟悉,因此在演唱歌曲中时刻充满着饱满的激情,而我对于学生的声音没有非常好地去引导要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这在本堂课甚至今后的歌曲教学中要时刻进行关注。2.《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很多小朋友张嘴就能够唱出来。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学生的优越感就越强烈,就会毫不吝啬的大声唱出来,这样就少了聆听的步骤,容易出错。虽然比预设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学后期却
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记得动作就不会唱,能唱就不能演,并且学生在半拍休止节奏上还掌握得不是很好。都需要放慢脚步,认真先做到聆听,重点强调后,再演唱,才能事半功倍。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体会
到了: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音乐学科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孩子的思
维永远是活跃的,将课堂还给孩子,为他们着想,那么孩子的课堂一定更加精彩的多,丰富的多。4胡月2017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