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编创与活动》教学设计2.doc,共(8)页,4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8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教学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人音版本教材第一册第四课教材分析:《动物说话》是小学音乐人音版第一册第四课《可爱的小动物》中的第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四二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旋
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有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本课以学生十分熟悉的动物作为题材,共有四段歌词,材料只安排了两段歌词,给学生许多创造
的空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的心情亲切、柔和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动物说话》,学习节奏型XX|XXX并能用拍手、跺脚把歌曲间奏的XX|XXX节奏准确的运用到歌曲中;2.过程与方法: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创编歌词,并能用奥尔夫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创编
带来的乐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教学设计意图(理念):本着新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学生学习音
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实施教学活动。本节课,我以“森林音乐会”为线索引入各个环节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节奏、在模仿中激发学生兴趣、在创编和表演中感受创编带来的乐趣,使他们获得美的体验。教学设计亮点:奥
尔夫乐器伴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动物《动物说话》,准确演绎歌曲加花式间奏中拍手、跺脚等律动。难点:为歌曲创编歌词,并能用奥尔夫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本节课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碰铃、木鱼、小鸡、小鸭等动物头饰。利用
多媒体技术试听结合,声像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变魔术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羊咩咩叫,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孔雀真骄傲,变成小鸟飞得高,变成小猫喵喵喵3.模仿动物声音
4.揭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学习音乐会暗号(学会节奏XX|XXX)①师拍节奏XX|XXX②生模仿节奏XX|XXX③生用跺脚的方式踩出节奏XX|XXX2.初听歌曲,师引导生一起随音乐律动并在间奏处拍出节奏3.学唱歌曲①听范唱录音,初步感受歌曲②师带学生随琴学唱。③师生随琴接唱④分组接唱
,师弹琴伴奏⑤自主学习第二段⑥随范唱演唱,巩固练习4.生带律动有感情地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三、活动创编1.创编歌词①师引导生随音乐一起律动(播放青蛙唱歌音频)②师生带上律动一起有感情地演唱③生编创歌词,并表演(我是小小词作家)2.为歌曲加入奥尔夫乐器伴奏①展示奥尔夫乐器(木
鱼、碰铃)②用碰铃打出音乐节奏XX|XXXa、简单介绍碰铃的敲击方法b、用碰铃打出音乐暗号③用木鱼为歌曲伴奏a、简单介绍木鱼的敲击方法b、在乐谱上标记木鱼的地方用碰铃打击为歌曲伴奏•师用木鱼演奏,生模仿。•生试着用木鱼为歌曲
伴奏④分组用拍手表示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展示①学生扮演动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②集体表演(一部分学生在讲台上扮演小动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在座位上边唱边律动)四、课堂小结愉快的森林音乐会就要结束了,在大
家集体的智慧和努力下,音乐会圆满成功。我们也和很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成了好朋友,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最后让我们唱着歌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他们吧!教学反思《动物说话》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唱歌曲,是一首适合低
年级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平稳而有趣味。这堂课我主要从兴趣出发,在轻松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节奏、在模仿中激发学生兴趣、在创编和表演中感受创编带来的乐趣。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上课一开始,我带
领学生表演一个手指魔术,不仅全班同学动了起来,课堂也出现了和谐的气氛,与孩子们拉近了距离,接着我再用手指魔术里变出来的“小动物”引出了森林音乐会,我鼓励学生大胆的模仿动物说话的声音,引出课题。如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青蛙说话:呱
呱呱……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新课教学,解决难点1、解决节奏难点导入课题后我并没有直接学唱歌曲而是借着森林音乐会来解决本课的难点节奏型XX|XXX,我告诉孩子们要参加这场森林音乐会必须要学会一个音乐暗号(XX|
XXX)才能够进入音乐会的现场,这时我用课件做辅助,当孩子们拍出音乐暗号就会邀请到一些小动物去参加音乐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学会了音乐节奏型XX|XXX。2、新歌教学(1)、在教唱歌曲这一部分,我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的聆听歌
曲,并在歌曲间奏曲引导学生加入拍手、跺脚、晃头、耸肩等律动感受歌曲节奏;(2)、初步感受歌曲后我问孩子们“在森林的音乐会上你首先听到了谁的歌声,”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出来小鸡和小鸭,接着我就告诉他们“小鸡和小鸭的演唱特别精彩,那我们也不能示弱,我们也一起来
模仿一下小鸡和小鸭的歌声”,喜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在模仿中激发了学习兴趣;(3)、歌曲教学中,我采用随琴跟唱、师生随琴接唱、生生合作学习等方式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都唱到歌声里去,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第二段我让学生试着
随琴演唱,这样第二段唱起来完全就没任何问题了,这时我再播放一遍范唱让学生巩固练习,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歌曲旋律与节奏;(4)、当学生完全掌握歌曲后,我并没有让他们直接跟伴奏演唱而是问他们“森林音乐会上小动物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自
信地随伴奏演唱歌曲。三、创编与活动1、编创歌词趁着孩子们兴趣正浓,我利用小青蛙的演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帮助更多的小动物加入到我们的演唱中来,并用创编的歌词随伴奏演唱体验歌词创编的成就感。2、用奥尔夫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奥尔夫打击
乐器为歌曲伴奏一直是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比较期待的一个环节,所以在设计这堂课时,我毫不犹豫的用到了木鱼、碰铃,但是在编配上确实让我调整了很多次,学生虽然感兴趣想去尝试但是又比较担心学生会运用不好反而使课堂更乱,调整了数次后,最终决定用碰铃
在他们熟悉音乐暗号(节奏型XX|XXX)处伴奏,因为木鱼比较容易上手,所以木鱼的编配在歌曲中就出现的表较多,几乎一拍一次,此时我利用多媒体做辅助展示出乐谱并标记出木鱼、碰铃奥尔夫打击乐器的伴奏,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简单化了,经过这样精心的设计,所以这
个环节学生完成得特别好,比较满意。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也真真实实的体验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和表现音乐。四、课堂小结课堂的尾声,小结、引导学生爱护可爱的小动物、保护美丽的自然。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中,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1、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声音不够统一,感情不够投入;2、有个别学生节奏不稳、间奏处的律动动作有些加快;3、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够大方自信,应多加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声音的演唱、歌词和节奏的创编
、完整的表演,都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