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演唱 叮铃铃》课后反思6

DOC
  • 阅读 2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25.500 KB
  • 2023-02-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演唱 叮铃铃》课后反思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演唱 叮铃铃》课后反思6.doc,共(2)页,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7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反思歌曲《叮铃铃》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学生们比较喜欢,尤其是采用了衬词加滑音的唱法和二声部的效果,烘托出一个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从中听到了铃声、吆喝声、琴声等,表现了牧童赶着羊群悠闲自得地歌唱的情景。教学过程中,为了降低

二声部合唱的难度,在充分挖掘教材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导入环节我借助铝板琴敲击三个不同的“叮铃铃”,学唱并感受“叮铃铃”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三个骨干音“6、1、3”,在学唱的过程中始终采用了柯尔文

手势,帮助学生唱准三个音的音高。环节衔接自然,贴近生活化,“这么美妙的声音来自哪里呢?”随后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歌曲学习做好铺垫。在新授环节中,通过节奏格游戏,引导学生多遍聆听歌曲,肢体参与音乐表现,旋律

线条有效辅助,感受旋律的起伏特点,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学唱方式学习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先是引导学生轻声演唱曲谱,随后加入歌词完整演唱前半句歌词,指教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手势辅助(翻手腕、柯尔文手势)帮助学唱唱准、唱好每一句歌词。关注学生的变化,当学生没有自信或是把握

不充分时,用耐心、关爱的眼神给予学生最充分的鼓励,让学生敢唱、敢于表演、敢于没有思想束缚地自由表现对于歌曲的理解。尤其是模仿牧羊人的吆喝声时,兴趣达到了高潮,我想生活中处处是音乐,只要能挖掘到贴合学生实

际的音乐元素,就能唤醒学生内在的音乐动力,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除了第一句中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来集中学生的意识外,在最后一句“那是我们赶羊群”一句中,我同样采用了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捻指”,来加强语气,体现歌曲的力度记号。在学生能够完整地、有韵味地演唱

歌曲后,为充分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我加入了二声部旋律,该旋律也是围绕着三个骨干音“6、1、3”,对于学生来说,有了导入环节的铺垫,这一环节的学唱轻而易举,很快就能自信地演唱出来,将学生分成了高低两个声部,完整演绎了这首

歌曲。本课的拓展环节我以“湖南民歌”为主线,拓展了三个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自主选择听辨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基于以往的音乐经验,并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学生基本能说出湖南民歌的特点。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是一首风

靡海内外的名段,引导学生唱一唱、演一演,充分体验、感受了湖南花鼓戏。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一名段是感兴趣的。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1、教学策略还需多样,环节的设计应再优化,不同对象采取的策略也就不一样,教学的模式不一定是固定的,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

需要进行调整。2、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于音乐课,应该要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要能够用自己幽默的语言和创设的情境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3、初步完成二声部合唱的目标基本达到,生参与合唱的面还需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