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编创与活动》教学论文4.docx,共(7)页,23.21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2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生音乐课堂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使得音乐课堂不再沉闷,各种音乐活动的开发,课堂上呈现一种生
机,学生们变得活跃、富有激情。音乐课也成为他们喜爱的课程之一。教师熟悉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文化等内容,以音乐为主线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在教材中寻找能吸引学生、感动学生内心和情感体验的切入点,并一
、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策略概述。“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
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标所述)。人类对自己的感受、情绪、思想、意识有一种本能的表现欲望。我们音乐课常见的是学生作为听众,缺少参与。只有让学生作为表演者亲自参与其中,才能有更深刻的音乐体验。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是,研究通过音乐教学中各种生动
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策略特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牵动音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研究,尤其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参与音乐实践
活动的策略就是,通过各种表演活动与方式,如律动、声势、歌唱表演、舞蹈、游戏、打击乐器、口风琴演奏、角色扮演、小音乐剧表演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美,当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时,会进入一种兴奋的、沉醉的、忘我的状态。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适应
范围。歌曲学习的兴趣培养、音乐欣赏的参与度、为各种音乐与歌曲配备的打击乐合奏、口风琴演奏,为歌曲或标题音乐中有情景的角色表演、低年级的音乐游戏、中高年级的音乐剧表演、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创造声音、创编打击乐节奏型、创作小歌曲),活动课中更多的参与性表演、组织小小音
乐会的策划等。低年级:(1)音乐活动中歌曲学唱有效策略创设歌曲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注意)——感受音乐(聆听歌曲、审美期待)——体验音乐(师生讲解歌词、审美愉悦)——表现音乐(打击乐合奏、歌唱、舞蹈、绘画、音响、配乐朗诵、情节表演等审美体验)。(2)活动中
体验歌曲情感有效策略演唱歌曲——挖掘情感(师生交流相关文化)——创设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再唱歌曲(阐释音乐内涵,深层体验)——完美表现(富有表情,内心感动表现音乐)。这种教学方法是继歌曲基本会唱后的活动。我们发现,营造感悟音乐内涵的活动。抓住音乐作品
中富有灵气的“眼”,创设一定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与音乐的沟通,领悟歌曲表达的感情。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与表现出来如:如《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创设情景:找同学扮演生病的乌鸦妈妈,扮演懂事的小乌鸦,“小乌鸦”们叼来虫子,一
口一口喂妈妈。学生们动情地唱着、表演着,这种教学活动开启了学生潜在的善良品质,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动中,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显著。(3)活动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策略。创设情境(故事、儿歌、谜语、多媒体、音乐背景)导入——聆听音乐(教师抓住音乐形象突出的地方引导聆听)
——再听、交流感想、分享快乐体验——合作探究、用各种方式阐释音乐(相关文化介绍,合作表现音乐)教材音乐欣赏低年级主要选择音乐形象突出,音乐旋律有特点,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作品。教师可选择情境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聆听的欲望。在聆听后。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很多。如《杜鹃圆舞曲》。A段主题用打击乐器合
奏,伴奏;B段舞蹈表演。这样学生会在参与中记住音乐的曲式结构,聆听时会注意段落的不同情绪、节奏、速度及音乐表达的意境等。(4)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有效教学策略。一般是将音乐教材中富有情景和情节的内容以游戏形式来完成。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快乐的音乐实践活动。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为例:音乐活动有
9项。这9项活动有寻找声音的世界;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用声音讲故事(小白兔盖新房),音乐探宝(教学阶段回顾);声音的长短;教师与学生根据内容创造各种游戏内容,创造音乐活动过程,在游戏的情节表演中完成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受到学生喜
爱。情景游戏: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音乐活动导入(准备阶段)——实践活动(引导体验)——师生探究(评价与总结)。例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内含活动课《红眼睛绿眼睛》唱歌《小蚂蚁》(集体邀请舞)器乐《做个好娃娃》唱歌《小胖胖》。这个单元中的红眼睛绿眼睛,就
是指马路上的红绿灯,“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有的教师将教室的地上划上斑马线,设置情境:“热闹的马路怎样才会有良好的秩序?”学生们边演唱边表演,有的扮演小司机、各色行人、小交通警察。学生们根据红绿灯的变化,进
行表演唱。生活中的经验与规则在歌声中更得到证实。教师再巧妙的引申红绿灯的作用:红灯在音乐中可以用休止符表示;绿灯可以放声唱。红灯又可以默唱。音乐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了。当然这也包括音乐课音乐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四分休止符、四分音符的认识及教师“导”而不露
痕迹的教学技能。中年级:(1)音乐情景剧常用有效策略。歌曲完整演唱(激发情感)——交代剧情(创设情景)——分组编导、排练——准备道具、头饰、布景、背景音乐——小组表演汇报(师、生做观众)——师生点评。学生从一年级形成的良好参与表演的习惯,也使得学生中产生
很多小导演、小演员、小音响师,配合默契,这种参与表演音乐剧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表现能力,参与群体活动能力。特点是活动面大,给每一位学生表演机会。在学生用自然的、美好的歌声演唱歌曲后,加入表演。如《猴子蒸糕》一课中,分角色的歌表
演,学生不但会将饥饿、懒惰的小狗与勤劳的猴子扮演的很好,还有的小组合作,会用身体造型:有房子、小树、磨盘,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课堂上充满活力。三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学生会配音,加入台词、创编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动作、场景布置、音乐配音等,一部小小的音乐剧带给孩子
们很大的快乐与音乐的体验,活泼、幽默、夸张的歌曲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2)歌曲学习有效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龄听作品(审美愉悦)初步唱歌词——学唱歌曲(视唱曲谱、打击乐器合奏演奏;视唱部分旋律。小组汇报、全班共同完成)——再唱歌曲——介绍挖掘歌词内涵(相关文
化资源师生查找、多媒体、影视资料等)——激发情感,关注内心体验(3)综合艺术课音乐实践活动的策略。创设情景——音乐介绍——资源利用(挖掘内涵)——主体实践(多种艺术形式交流)——再体验音乐(情感升华)。如四年级音乐课《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部合唱。学会曲谱视唱后,学生
用口风琴演奏二个声部合奏,很好地解决低音部的音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编几个声部以上的打击乐器合奏总谱。每一个学生在演奏,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的美好。歌声发自孩子们的内心。这种音乐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令学生忘我地投入到音乐体验中,为之陶醉,因之动情。中高年级音乐剧教学的有
效策略。从四年级开始,音乐剧内容在学生学会歌曲、掌握音乐剧的情节后。教师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们分组独立完成。教师要做的是准备一些道具、音乐、布景,在各个小组汇报演出后点评,尤其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准备阶段(分配任务、
了解剧情)——练习阶段(背台词,歌曲演唱熟练)——(组内合作,确定角色、自己排练、教师指导)——汇报演出(师生共同讲评)——体验成功喜悦。如:《东郭与狼》《渔夫与金鱼》,学会歌曲后,按场次与幕划分小组。学生自己排练,分配角色表演,学生逐渐体验到生
活中的情景,在舞台上经过艺术加工后所具有的感染力,印象深刻。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策略效果。由此切入点展开教学活动,效果明显。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积极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创新,是低、中年级学习音乐的良好的途径。中、高年级中情感的挖掘与引
导,领悟音乐的真谛,激发学生深层次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审美愉悦。相关音乐文化的学习,使得音乐课更加丰满、生动、感人,这又是另一种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良好开发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