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铁匠波尔卡》教案.doc,共(3)页,2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1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聆听课)一、作品分析《铁匠波尔卡》又名《打铁法兰西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乐曲采用D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在乐曲中多次出现敲打砧板的声响及轻快的主题节奏,使乐曲独具特色,表现了铁匠们
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二、教学目标1.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加强对各乐段主题音乐的理解和记忆。2.听出铁锤敲打时的不同声响,跟着音乐模仿敲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记忆音乐中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出
打铁的动作。四、教学过程1.导入(1)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铁匠波尔卡》。出示图片(老铁匠.jpg)师: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老铁匠,他每天都用熊熊的炉火把铁烧热,然后用铁锤敲打成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听,他在愉快地工作呢!播
放音频(铁匠形象.mp3)师:叮当叮当的声音是铁锤敲击铁器发出的声音。在演奏这首乐曲时,演奏家们就把打铁用的砧板搬到了舞台上,用铁锤敲出好听的音乐,我们快去看看吧!出示图片(打铁.jpg)2.欣赏《铁匠波尔卡》(1)欣赏视频播
放视频(音乐会.wmv)。师:这首乐曲很特别吧?铁锤和砧板就是演奏乐器,演员的表演幽默风趣。(2)介绍波尔卡音乐风格:《铁匠波尔卡》具有波尔卡舞曲的特点:2/4拍,ABA’三部曲式,速度较快,音乐轻快活泼、优
美生动。(3)欣赏A乐段。①边听A乐段1主题,边看图形谱做动作。前面有四小节的引子。(老师拿教鞭先指一遍,再听一遍带学生用手指按图形谱画一画)出示图片(A乐段1主题.jpg)。播放音频(引子+A乐段1主题.mp3)。②听A乐段2主题,看图形谱做动作。出示图片(A乐段2主题.jpg)。播放
音频(A乐段2主题.mp3)。③听A乐段1主题再现,看图形谱做动作。出示图片(A乐段1主题再现.jpg)。播放音频(A乐段1主题再现.mp3)。再听一遍,看视频,学生模仿大锤小锤交替敲。播放视频(A乐段1主题再现.wmv)。④完整欣赏A乐段,看图谱,模仿打铁的动作。出示图片(A乐段.jpg)。播
放音频(A乐段.mp3)。(4)欣赏B乐段。①B乐段1主题,做动作。出示图片(B乐段1主题.jpg)。播放音频(B乐段1主题.mp3)。②听B乐段2主题,看图形谱做动作。出示图片(B乐段2主题.jpg)。播放音频(B乐段2主题.mp3)。再听一遍,看视频,学生
模仿大锤小锤敲击的动作。播放视频(B乐段2主题.wmv)。③完整欣赏B乐段,看图谱,模仿打铁的动作。出示图片(B乐段.jpg)。播放音频(B乐段.mp3)。(5)欣赏A乐段再现:听A乐段再现,看图形谱做动作。出示图
片(A乐段再现+尾声.jpg)。播放音频(A乐段再现+尾声.mp3)。(6)完整欣赏全曲,模仿铁匠快乐地劳动。播放视频(音乐会.wmv)。3.拓展(1)介绍作曲家。师:今天我们欣赏的《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
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之一。出示图片(约瑟夫.jpg)。(2)请欣赏:201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童声合唱形式的《铁匠波尔卡》。播放视频(合唱版.wmv)。4.小结师:《铁匠波尔卡》表现了铁匠快乐的生活,希望你们成为勤劳、快乐的孩子。今天的音乐课就
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