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演唱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6.doc,共(9)页,10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2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一年级(上)《小青蛙找家》唱歌课教案教学内容:1.《小青蛙找家》的演唱2.认识响板、串铃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乐句是一个点题句,第二、三乐句“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
、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喜悦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设计理念:《小青蛙找家》用故事贯穿,让学生在帮助小青蛙回家的活动中复习巩固四分与八分音符节奏并学
会歌曲。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串铃和响板的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独立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快乐。2.通过歌曲《小青蛙找家》的演唱,理解并体会遇到困难解决问题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拍拍读读、唱唱动动、学学奏奏的过程,运用教唱、模唱的方法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2“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歌曲演唱中用稳定的速度接读节奏。2.认识响板和串铃,感知它们的音色特点,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并尝试按照歌曲中编配的伴奏图
谱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在学唱歌曲背景下的音乐实践能力培养教学难点:1.在统一速度下的歌曲演唱与节奏朗读的顺畅连接2.按照节奏谱两种乐器的合作演奏教学准备:课件、钢琴、节奏卡片、串铃、响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旧知引入新课,学习歌曲说唱部分(课件1-
--生活中的节奏元素)导:欢迎同学们又来到了快乐的音乐课,看看今天老师邀请谁来到了我们的音乐小屋?(课件2---小青蛙图片)师:对,是可爱的小青蛙。在碧绿的池塘里,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池塘里玩耍,到了回家的时候,有几只
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会它们正在跳着叫着寻找回家的路线!下面我们就一起帮助小青蛙寻找回家的路线(一)生活中的节奏元素(呈现方式——节奏卡片)3阶段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元素
,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意识,为学习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做好铺垫。1.“叫”的元素(1)师:谁来学学小青蛙是怎么叫的呀?(第一次模仿学生自主选择叫几声,后面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叫声进行引导)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呱)(2)师:啊,小青蛙叫了一声,(教师将学生说出的节奏元素
卡片贴到黑板上)还记得这个音符怎么读?现在我们把它念成“呱”。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节拍器准备——1、2开始呱——再来一次“呱”。(3)师:刚才小青蛙叫了一声,谁来学学小青蛙叫两声是怎么叫的?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师:(教师贴节奏卡片)看看,节拍器准备——1、2开始—呱呱(
4)师:谁来学学小青蛙叫三声是怎么叫的?生:模仿青蛙的叫声。(1呱呱呱2呱呱呱3呱呱呱)师:一起来读读,1、2开始呱呱呱。2.“跳”的元素(1)师:刚才我们模仿了小青蛙的叫声,谁来学学小青蛙是怎么跳的?4生:模仿小青蛙的跳。(如学生跳1下,教师就再引
导学生跳2下)(2)师:(教师贴跳2的节奏卡片)咱们试试边说边跳(示范),(手势起立)跳两下,1、2开始,跳跳。(3)师:谁来试试跳三下?生:边说边跳。师:(教师贴跳3的节奏卡片)来,和小老师一起学学跳三下,1、2开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生活
积累引出各种节奏元素,提高学生的节奏床边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通过读读、跳跳的过程,巩固学生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认识,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节奏的认知能力。(二)回归音乐的节奏短句(呈现方式——节奏短句)阶段目标:将生活中的节奏元素,还原到歌曲中1.第一节
奏短句(课件3---回归音乐的节奏短句)(1)师:(课件4---节奏1)一起看看!小青蛙边叫、边跳找到了回家的路线,一起试试,速度1、2开始。(2)师:我觉得你们跳得有点笨重,像是老青蛙了,听听老师怎么读的?(示范),声音像小青蛙跳一样有弹性的声音,再试试,1、2开始
。2.第二节奏短句(1)师:看看,(课件4---节奏2)这句能直接读吗?速度,1、2开始。3.完整说唱部分5(1)师:同学们读的真棒!这回可增加难度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读,谁敢?注意,速度快了,1、2开始。(2)师:
下面老师来读一次,听听老师读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一小节强一小节弱)(3)师:看着老师的指挥咱们再来读一次。(真有语气,给自己点掌声)三、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课件5---学习歌曲《小青蛙找家》)1.初听歌曲找到熟悉内容(1)小青蛙跳着,叫着
终于找到了家,它们唱着歌向妈妈讲述了找家的经历,咱们一起听听歌里有没有我们熟悉的内容呢?当听到熟悉的内容请举手表示。(课件6---歌曲范唱)(2)提示课题(课件6---完整歌篇+标题)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青蛙找家》我们熟悉的内容在开头?中
间?还是结尾出现的呢?(中间部分)2.师生配合演唱再次整体感知歌曲(1)师旋律部分,生说唱部分下面我们合作来唱唱这首歌,你们唱中间熟悉的地方,老师唱其余的地方。注意听老师唱的部分。(师与生配合——师伴奏)(课件7---歌篇+1段范唱音响+说唱红)(2)再次配合大家觉得我们合作的怎么样?再给
一次机会,合作唱一遍,听听是不是准时唱出来的?(师弹唱与生配合)63.学唱歌曲有旋律部分。(1)师生交换配合。生旋律部分,师说唱部分这次咱们交换一下,我唱中间的部分你们唱其余的地方。能接好前奏吗?咱们先来试试。(师引导生试接歌曲前奏,不行的话师再提示接
前奏)。(2)纠正演唱中的问题(根据实际演唱情况进行指导)(课件7---完整歌篇+呱字提示)★一起来看看刚才你们唱的部分每句后边都有一个(“呱”)字,在唱这个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的声音呢?对,有弹性的声音,来一起唱唱
,“几只小青蛙”1、2。(教师边弹琴手势引导)★最后一句话,小青蛙终于找到家啦,特别高兴,一口气跳到了家,听听“家”点了几下手?(师边打节拍边范唱最后一句),几下?(点两下,唱了两拍)一起来唱唱。4.完整演唱歌曲(1)(课件8---完整歌篇伴奏完整音响
)下面我们看着歌片听着伴奏完整地唱一遍,听听自己唱的和歌曲中小朋友唱的音高、节奏一样吗?音乐开始播放。(2)谁会唱啦?(教师个别检测)(3)起立,咱们背着唱一次。(清唱)四、认识串铃、响板并为歌曲伴奏(课件9---认识串铃、响板并伴奏)导:大家唱的真好听,
在我们唱歌的时候其实还有两个神秘的打击乐器在为我们伴奏,我们听听它们在什么地方发出了声音?(课件10---伴奏?1段伴奏)生:跳、叫。7师:(课件11---打击乐器)下面我们也来试着用这两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咱们先来认识模仿“叫“
声的乐器——串铃1.认识串铃——叫(1)生探索发声的方法①一起看看,由几个金属的小铃组成,它叫串铃,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②谁来试试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生试)对只要一摇它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2)师示范演奏方法注意看老师是怎么演奏的?(师边示范边讲解)左手拿住串铃,另一只手轻轻地
叩手腕。(3)生模仿演奏姿式(发乐器8串)咱们来一起模仿一下它的演奏姿式,没乐器的同学来模仿它的演奏的动作,和老师学一学,12|12|呱123|123|呱(4)随范唱音响演奏(交换乐器)这回可跟着音乐伴奏啦,听听大家的演奏是不是跟上了音乐的速度。(课件12---
完整歌篇串铃一段范唱)2.认识响板——跳(1)生探索演奏方法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第二位朋友,它叫响板,两个碰击发出声音的小木板,谁来试试它是怎么出声的?(生试)对只要轻轻地捏或者拍它就会发出好的声音。(2)师示范演奏方法看看,把响板放在左手的手心托住,
开口向前;演奏时用另一只手的指尖拍击发出声音。8(3)生模仿演奏姿式(发响板)和老师一起来学学。师喊口号12|12|跳。注意变啦!123|123|(4)随范唱音响演奏(交换乐器)下面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注意听音乐。(课件13---完整歌篇响板一段范唱)3.两种乐器合作演奏下面两位好
朋友要合作为歌曲伴奏啦?(课件14---完整歌篇+打击乐伴奏谱一段范唱)你们看,在“叫声”的地方全都用串铃,在“跳”的地方全都用了响板。好没有乐器的同学拿起你旁边的串铃,我们试着合作演奏一次,听听两种乐器配合的怎么样?注意听音乐。生:评价问怎么办?4.交换乐器演奏导:按照刚才大家说的
方法,耳朵听、眼睛看咱们再来合作一次,快,和旁边同学交换一下乐器,音乐开始播放。(课件14---完整歌篇+打击乐伴奏谱一段范唱)六、唱奏结合完整表现歌曲。(课件15---唱奏结合表现歌曲)1.导:大家合作的非常棒,小青蛙们想邀请大家一起来
表演,想不想参加?来,1组、3组把乐器放在地上轻轻起立,我们负责演唱,其他同学负责伴奏,谁来报幕?小演员们准备好了吗?听听大家演唱和演奏的配合的怎么样?(课件16---完整歌篇+打击乐伴奏谱)1段伴奏92.师:最后我们完整表演一次,请大家自己选择喜欢的表演形式,
想和老师演唱的把乐器放下,轻轻起立,我要请表情最美的来报幕。(课件17---完整歌篇+打击乐伴奏谱)1段范唱七、课堂小结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开心嘛?你有什么收获?生: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青蛙找家》)还认识了两种打击乐器(串铃和响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好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