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下册《演唱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1.doc,共(3)页,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0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并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
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二、教学内容:1.演唱《乡间的小路》2.歌曲的二次创编3.聆听校园歌曲三、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唱家施鸿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
响。《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
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四、教学目标:1.能用正确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初步了解、聆听台湾校园民谣,感受作者对
生活、对故乡的热爱。2.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歌曲二次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五、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演唱形式进行多种探索。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图片。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小路承载着很多故事,带给我们欢乐和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和小路有关,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中小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乡间的小路》。(二)新课教学1.出示学习目标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尤其是B段部
分的歌词写得特别好,恰当的表达了我们当时看到这幅景色时当时的心境。谁能找出来并且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3.作品简介初听歌曲,(创设情境)假使
你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歌声中描绘了什么画面?生:晚霞,晚风,小草,暮归的老牛,牧童的歌声,夕阳,漂亮的野花„„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同学们歌词美不美?这么美的歌词,老师特别想知道是谁写出了这么优美的歌词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作品简介吧!4.学唱歌曲师: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歌的名字是?它是一首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当时有一批的台湾校园歌曲以它的轻松甜美的风格以及所特有的田园风味深受听众的喜爱,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却还是倍受青睐。让我们一起来再来完整的听一下这首《乡间的小路》吧。生:听师:听后
有什么感觉(很优美、很舒展)生:答(1)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代讲一下重拍在哪)(2)再次听让学生找出这首歌的演唱顺序是什么?歌曲分几个乐段?A找学生说演唱顺序B找学生说分为几个乐段?(三个
乐段,ABA)(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7小节a、师琴伴奏,生用“啦”字哼唱歌谱。包括反复部分。b、把B部分加进来。在哪个部分觉得唱起来比较困难。C、跟琴哼唱歌词。学唱结尾句。结尾句处理(渐弱)(4)歌曲合成,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
高位置唱)(7)带着情绪演唱全曲(轻松的活泼的情绪)5、分组表演并创编学生分成四组,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如: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教师对每组的表现做鼓励性评价。(三)拓展总结1.同学们,7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的流行对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所以到了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大陆也开始流行校园民谣了,今天我们就来聆听几首当年比较流行的歌曲片段,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2.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片段。(四)小结同学们,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流行歌曲,这是时代的记忆
。尽管时间流逝,尽管容颜改变,但这清新自然的音乐依然会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就让我们在愉快的声音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