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黄金分割》教学设计1-九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doc,共(4)页,2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黄金分割》教学设计一、概述《黄金分割》是沪科版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都将“黄金分割”作为比例线段的应用来处理,学生学过以后,丝毫感受不到“黄金分割”的实用价值,体会不到“黄金分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因此,本节课除了讲授
黄金分割的定义及其应用之外,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黄金分割的例子,使学生亲身感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从而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2)在应用中进一步
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相关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体验黄金分割的应用。(2)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发现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学习,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三、教学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以及应用。2.教学难点:黄金分割的引入以及学生对黄金分割的价值的理解。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网络教学比较感兴趣,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但个别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
,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五、教学策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学习策略。教学资源:课本、彩色的五角星与《黄金分割》课件。六、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引发思考教师:根据图片的内容提出问题:(1)为什么翩翩起舞的芭蕾舞演员要踮起脚尖?(2)三幅图片中你觉得哪幅构图美观?(3)五星红旗中五角星的形
状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并进行回答。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铺垫。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组内集体探讨,激发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操作——所得结果写在表格上。学生:组内合作进行测量,计算,比较大小。(工具:五
角星,表格,刻度尺,计算器)设计意图:从操作中引入黄金矩形的一个近似值,从中引入新课。3.归纳操作,发现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线段的比。(1)学生从操作中归纳概念。(2)介绍黄金分割的有关概念。学生:动手操作,并互相交流,发现黄金比,并用自己
的语言说出黄金分割的概念。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发现黄金比,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4.运用新知,练习训练教师:要求学生练习,并适当进行评讲。学生:利用新知进行练习并总结反思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5.浏览资料,感受价值教师:(1)提出要求:阅读有关黄金分割的有关应用方面资料(进行巡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2)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后说
出自己的感受,进行班内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有关资料,并在班内交流心得。设计意图: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以及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6.运用新知,设计方案教师:要求学生运用黄金分割的有关知识,利用黄金比和画图工具设计简单的图案。学生:利用画图工具进行简单的图案设
计。设计意图:通过方案设计,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7.课后拓展,知识提升教师:(1)请阅读课本或其他资料,体会黄金分割的魅力;(2)以本节课所学的黄金分割的原理,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发挥自己
的想象,设计一物体或图案:说明:①例如生活用品、建筑物、艺术品或图腾等;②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设计。(3)以黄金分割为主题,制作一个资源包。包括收集有关黄金分割的资料、你的作品,以及学习之后的感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件制作、课题研究。设计意图:学生在尝试知识应用的过程中
,体会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存在于身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知识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