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2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09.5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乘雪橇》教学设计1.doc,共(7)页,10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9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乘雪橇》——小学五年级第七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乘雪橇学科音乐学段高段年级五年级相关领域表现、识读乐谱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线谱)五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是否已实施否一、指导思想与理论

依据1.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为指导思想,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2.理论依据:依据义

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乘雪橇》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乐曲热情奔放,充满活力,音调、节奏富有鲜

明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在铃铛、马鞭、马蹄、马儿嘶鸣等音响的衬托下,绘声绘色地表现了人们驾着雪橇、策马飞驰的情景和兴高采烈的心情。乐曲是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简短的引子后呈示了回旋起伏、轻快活泼的旋律,这是乐曲的主要主题:在整首乐曲中这个旋律共出现了四次,每

次出现都要反复一遍。复三段体的主部就是由这个性格热情的主题旋律与另一个活泼轻盈的旋律组成的单三段体。乐曲中部的音乐先是用同音重复、节奏顿挫的旋律描绘马蹄的嗒嗒声和扬鞭催马的情景。继而又以连绵不断、逐层升高的音调表达人们心中酣畅愉悦的感情。当第一部分主题再现时,用小号吹奏,力度增强,节

奏作切分处理,使乐曲2更富有爵士音乐的特征,气氛也更为热烈。最后,音乐的力度不断减弱,仿佛是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作品相关内容:美国民间音乐——爵士乐19世纪期间音乐是美国南部种植园黑人奴隶们表达自我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从1

9世纪末开始,爵士乐以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它音乐类型,是一种“混血”的产物。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居住地的音乐——大部分是声乐——结合起来,结果诞生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声音而是一种全新的音

乐表达形式。爵士乐特点:爵士乐相较于其它音乐,其自身有很多独特之处:1)即兴演奏或者是演唱;2)运用布鲁斯音阶;3)爵士乐节奏的极其复杂性;4)独有的爵士和弦;5)独特的音色运用复三段式: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系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

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类曲式写作。作曲家介绍——莱罗尔·安德森(LeroyAnderson,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早年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后来跟著名作曲家辟斯顿学习

音乐。1930年曾担任大学管弦乐队的指挥。一度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队从事编曲工作。擅长创作轻巧的乐队小品,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为广大听众所喜爱。说他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一位"亲子音乐"名家,一点都不过份,因为无数的美国小朋友都是透过他那些生动活泼的音乐,而开始爱上古典音乐的。1

988年,美国音乐界人士把安德森选入"作曲家名人殿堂",表扬他对美国音乐杰出的贡献。1995年,哈佛大学也为了纪念他,而把哈佛乐队总部新建的大楼定名为"安德森乐队中心"。他的代表作有《号手的节日》、《打字机》、《蓝色探戈》等。(二)学生情况分析因为是借班上

课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不很了解。因此,在安排学生活动时,主要结合我校五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大致分析。学生有一定音乐基础,对音乐要素的一般感知能力具备,但对复三段体结构和美国民间音乐没有知识储备。另外,学生对圣诞节这个西方节日有所了解,但对这部音乐作品及其创作背景、特点

不熟悉,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运用提炼主题、对比聆听,找出乐曲重复的部分,感受乐曲欢快愉悦的情绪。2.运用动作体验、模唱主题旋律等方式,记忆主题旋律。3(四)技术准备1.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制作音乐课件,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观察曲谱,视听结合,关注要点。2.用作曲大师制作主题音乐谱例,运用画图工具修改图片。3.用Mp3音频剪辑器裁剪音乐,便于分段聆听。(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认真分析音乐作品,考虑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因不了解学生情况,大致考虑本校同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在环节设置方面考虑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程度。2.估计学生对作品本身及复三段体、美国民间音乐特点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以生动易懂的形式进行学习,解决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聆听,感受冬日

的人们乘着雪橇兴高采烈的情景。(二)知识与技能:1.准确听辩乐曲主题旋律,能说出每次主题出现时的情绪变化,体会音乐要素的作用。2.能够听辩并模拟音乐中的特殊音效,并能运用多种方式参与欣赏,体会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感官、多种形式的参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主题,体会并了解复三段体及美国民间音乐风格特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准确听辩乐曲主题旋律,能说出每次主题出现时的情绪变化,体会音乐要素的作用。2.能够听辩并模拟音乐中的特殊音效,并能运用多种方式参与欣赏

,体会并了解复三段体及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二)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复三段体及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用不同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五、教学过程(一)聆听并记忆主题旋律环节目标:通过聆听主题,记忆音乐主题,初步感知音乐要素。4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聆听兴趣,初步感知音乐要素,了解创作背景。活

动1.1——聆听主题音乐【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美妙的乐曲。首先我们来听这段音乐的主题,听听它给你什么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怎样?学生活动:聆听主题音乐,感受主题愉快的情绪及稍快的速度。【问题】音乐中还出现了哪些声音?音乐中人们在干什么呢?它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呢?下面我们再

听一下。预设答案:音乐中还出现了铃铛声,滑雪,溜冰,乘雪橇------好像人们在雪地里尽情玩耍欢歌笑语的场面。教师活动:播放音乐,提出要求。学生活动:跟音乐用“lu”哼唱主题,边唱边划旋律线条,感受雪橇飞驰的快

乐情景。活动1.2——揭示课题,简介创作背景【导言】冬天到了,人们乘着雪橇在雪地里尽情地驰骋,在欢歌笑语中度过美好的节日。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主题就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所做的管弦乐曲《乘雪橇》。教师活动:简介乐曲创作背景。活动1.3——记忆音乐主题教师活动:大屏幕出示主

题乐谱。师生互动1: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do”的位置,识读旋律乐谱。2.读熟后,跟琴轻声唱曲谱。3.找找主题中不同的部分,再反复唱唱。学生活动:做动作背唱音乐主题旋律。(二)完整聆听乐曲,初步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特点环节目标:通过整体聆听,引导学生体会美国民间音乐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特点。活动2.1——完整聆听【问题】我们一起完整聆听乐曲,请大家听辨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每次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完整聆听乐曲,感知音乐主题出现次数及变化。预设答案:音乐主题共出现了四次,(乐器)音色丰富

、节奏变化,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兴奋。活动2.2——初步了解美国民间音乐——爵士乐的基本特点教师活动:出示基本特点,教师简介。5学生活动:初步了解爵士乐基本特点。(三)分段聆听乐曲,感知音乐的变化与重复,初步感知复三段体环节目标:分段

聆听,感知音乐的变化和重复,初步了解复三段体。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变化和重复,初步了解复三段体。活动3.1——聆听第一部分【导言】现在我们来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板书:A)音乐中除了主题,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声音,它们是用什么乐器

演奏的呢?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学生活动:找音乐中出现的声音。预设答案:铃铛声、马蹄声,用串铃、响板演奏。师生互动:用不同形式表示各种声音,体会音乐结构。1.聆听a:铃铛声是伴随着主题出现的,就好像马儿身上的铃铛。我找两个同学敲击串铃来模仿,其他同学在主题出现时边做拉雪橇动作边用“lu”

来哼唱;2.聆听b:当马蹄声出现时,同学们用弹舌来发声模仿。3.聆听a:再听这个小片段,和上边哪段一样啊?(第一段)【提问】谁来说说这部分音乐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预设答案:主题、马蹄声、主题教师活动:我们

归纳为(板书)aba,这是一个小的三段体。活动3.2——聆听第二部分【提问】乐曲的第二部分给你什么感受呢?这部分里有其他的声音吗?(板书:B)预设答案:音乐欢快活泼,出现了马鞭声。教师总结:这马鞭声是用舞板模仿的,它在音乐的弱拍上出现。学生

活动:你能表现出伙伴们扬鞭催马快跑的情形吗?我们用打响指模仿马蹄声,用拍手模仿马鞭声。请大家看屏幕提示,我们试一试;跟音乐来一遍。活动3.3——聆听第三部分【导言】听听接下来的部分,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和哪一部分相似呢?预设答案:和第一部

分相似。师生总结:这部分就是第一部分(A)的再现,我们把它叫做A1。板书:A1学生活动:再次聆听,找找音乐中的变化。教师提示:这部分虽然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还是有一些变化,让我们再听听哪里发生了变化?学生活动:逐段aba聆听,听后说说变化。6预设答案:a比第一部分更加热烈

,节奏变化突出,音色加强;b更欢快,爵士乐的味道越来越浓厚,最后a结尾声音越来越弱。【提问】声音越来越弱给我们怎样的感觉?预设答案:好像雪橇越跑越远了。还有马儿嘶鸣的声音,好像雪橇载着人们的欢歌笑语向远方奔驰而去。活动3.4——总结曲式结构教师活动:同学们,像类似《乘雪橇》这样的乐曲,由A

、B、A1三部分组成,而且像这样“话里有话”的形式(其中一个或两个部分又分成aba三个乐段),我们把他称为复三段体结构(引导学生看板书)。生:复三段体(四)再听全曲,整体感知音乐特点。环节目标:完整聆听全

曲,进行学习效果巩固。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引导学生加强对乐曲的理解。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检验聆听效果。学生活动:边听边表演,反馈聆听效果。1.听到滑雪橇的主题旋律时用“la”轻唱并做拉雪橇动作(部分学生用串铃伴奏),四次

主旋律出现的时候:第一次出现时请第一组轻唱,第二次出现的时候请第二组加进来,第三次出现请全体同学一起来。第四次出现请最后一组来轻唱。2.听到马蹄声用弹舌表示,听到马鞭声做扬鞭动作表示。(五)聆听拓展环节目标:在聆听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加深学生

对乐曲的印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与乐曲相关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认识。活动5.1——简介作曲家【导言】《乘雪橇》这部作品是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创作的。我们在四年级时还听过他的另一部作品,是什么?《打字机》教师活动:要求学生默读简介,独立了解作曲家。学生活动:学生看

资料默读,了解相关介绍。【提问】通过默读资料,大家都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作曲家,他们把对生活的爱、对音乐的爱融入到作品之中,希望同学们能感受到音乐中美好的情感。活动5.2——观看演奏视频拓展小结:

我还搜集到了管弦乐团的演奏视频,最后,让我们再次跟着《乘雪橇》的美妙旋律,来感受人们在圣诞来临时的愉快心情,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愉7快的滑雪之旅吧!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方式。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评价方

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教师通过观察、谈话、提问、模仿等方式进行评价,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互评主要是同伴活动中体现,而自评主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对比模仿。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本课内容题材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喜爱,但美国民间音乐——爵

士乐以及复三部曲式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并且理解起来有一定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我设置了以聆听加实践体验,图示说明及观察讲解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及活动,使学生在愉快聆听的过程中听懂音乐作品,并对难点知识有一定

了解。1.寓教于乐,实践体验本课聆听难点是复三部曲式以及爵士乐特点。在聆听过程中,教师抓住音乐主题,通过聆听、识读乐谱、动作感知等形式让学生熟悉并记住音乐主题,然后分段聆听,区别段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以动作表现、律动体验等形式化繁为简,使学

生最终听懂了复三部曲式。最后,我们一起归纳曲式结构,难点迎刃而解。对爵士乐的体验主要抓住其基本特点引导学生感知。2.注重引导,全员参与聆听中,注重学生的感受,以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聆听,通过多种形式模仿演奏乐器音色,多种方式记忆音乐主题。在引导中注重学

生的全员参与,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并喜爱这首乐曲。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