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DOC
  • 阅读 7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157 M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227.docx,共(13)页,2.15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7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蓝色的雅特朗》——小学四年级上册唱歌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将培养学生喜爱合唱的情感态度及唱好合唱的能力与方法,注重以审美为核心,重视体验合唱的内在情感,运用已有的合唱知识和技能,围绕音乐本体,表现音乐情感作为本课的指导思想。二、教学背景分析(一

)教学背内容分析歌曲《蓝色的雅特朗》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上册)五线谱、第七课中的唱歌课作品。《蓝色的雅特朗》是一首优美的前南斯拉夫民歌,现为克罗地亚民歌,G大调,6/8拍,全曲为两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为a、a、b、b。A乐

段采用齐唱、B乐段采用合唱的演唱形式。歌词内容采以自述的形式进行呈现并运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雅特朗”、“斯普利托”、“玛丽扬”三个歌曲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表达了克罗地亚人民以及前南斯拉夫地区人民对斯托利特、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A乐段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组成,强拍进入,旋律以级进为主,简单易唱。其中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均停逗在G自然大调属和弦的五音上,每个乐句的后两小节的旋律均停逗在G自然大调主和弦的主音上,同时这也是乐段A的终止式;B乐段中两声部的两个乐句旋律完全相同,旋律围绕

着G自然大调和声功能进行,节奏全相同、旋律根据和声功能进行自然分配。其中每个乐句的一声部旋律均停逗在G自然大调主和弦的三音上,二声部旋律均停逗在G自然大调主和弦的主音上。另外乐段B中出现“弱起”,每个乐句的起始音均是在不完整小节的最

后一拍;表达一种连贯优美音乐情绪与情感。谱例如下:(二)学生情况分析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表现出喜爱歌唱的学习态度,愿意参与合唱实践活动,对和谐均衡的和声及音乐表现力有一定的情感需求。2.过程与方法方面

学生学习合唱歌曲最大的困难是不能在多声部演唱时保持音准。四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合唱学习中主要采用的是分声部教学然后再合唱的方法,会出现合唱初期和声音程总是不准确。因此本课采用在“和声”中学习合唱的方法,从大家一起视

唱旋律逐渐转为分声部独立视唱,再次合唱的时候学生就产生了抗干扰能力,能够很好地演唱合唱。3.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之前的教学活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歌唱状态、能够运用高位置、咬字、吐字、归韵和气息控制等技巧演唱歌曲;在识读乐谱、演唱、欣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学唱过一些比较简单的合

唱歌曲,有一定的合唱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演唱三度和声音程。能用自然的呼吸和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以视唱为主的方法学习二声部旋律不同、歌词不同的合唱曲时有一定的困难。(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立体和声”学习法:在合唱范唱、合唱伴奏、midi和声音响的

干扰下学习合唱,提高学生对和声音程的分辨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乐器参与法:在某声部学生出现音准问题时用钢琴、木琴辅助唱准旋律。(四)技术准备1.课前采用overture软件制作了合唱二声部的midi音响。2.课前制作了PPT教学课件。3.木琴的准备。(五)前期教学

状况、问题与对策问题1:低声部与高声部的旋律不同,学生对旋律不熟悉。对策:先学习低声部旋律,通过听辨音响同时观察乐谱;并在视唱的过程中以二声部音响或者高声部的音响进行干扰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音准。问题2:学生从单声部学唱旋律到进行合唱时会出现音准问题。对策:引导学生在立体和声中学习歌曲,在不

断的干扰中唱准自己的旋律,就不会在合唱中跑调了。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乐于参与歌曲《蓝色的亚特朗》的演唱活动,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的情绪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歌曲旋律片段

练习、多种形式的二声部合唱及复习演唱以前学过的歌唱家乡的歌曲的学习过程,学习用较结实的声音合唱歌曲的歌唱方法。(三)“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蓝色的亚特朗》,运用气息控制力度,合唱部分做到二声部的均衡。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声部准确熟练的演唱教学难点:1.

二声部和谐的演唱2.八六拍弱起节奏的准确把握.五、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环节目标:能跟随教师科尔文手势积极地参与合唱旋律片段的音乐实践活动,解决合唱中的难点。】活动1.1——模唱旋律音组(1)模唱F调do音教师用钢琴弹奏F

音,告诉学生这个音唱do并模唱。提示学生演唱时口腔打开,轻声演唱。(2)学生随琴演唱音组教师给出主音do,教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听辨并随琴演唱。教师引导学生闻花一样吸气,mi音嘴巴张开,撅着嘴唇演唱;fa音抬笑肌,叹气演唱。(3)两声部接唱练习引导学生看教师的柯尔文手

势提示(4)二声部和声练习学生随钢琴进行两声部练习。难点预设:二声部不和谐解决方案:1.听钢琴和声演唱2.教师柯尔文手势辅助练习音程3.教师带唱活动1.2——旋律片段练习教师导言:这四个唱名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好听的旋律,请看第一条。

出示四条谱例:(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试唱谱例①出示第一条教师弹奏钢琴,学生齐唱。②出示第二条教师请一名学生听琴模唱,其他学生集体模唱。③出示第三条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试唱,再听琴演唱。④出示第四条教师请一人试唱,然后再集体齐唱。⑤学

生完整演唱四个乐句.。(2)学生四组接龙演唱旋律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每组演唱两小节接唱旋律片段。(3)学生两大组接龙演唱旋律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每组演唱四小节进行接唱。(4)集体合唱旋律片段①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合唱②教师提示声音再次合唱难点预设:和声音准不和谐解决方案:1.老师用钢琴弹出和声,学生去找自

己的声部并模唱。2.引导学生注意口腔的位置及气息。3.边演唱自己声部,边倾听对方声部。③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个人的形式进行练习演唱。提示学生mi音要提着眉毛唱,能听对方声音。(二)聆听感知【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聆听、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通

过听辨、律动,体验并掌握节拍的特点及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活动2.1——聆听范唱感知情绪节拍教师导言:这段旋律片段选自前南斯拉夫的一首民歌《蓝色的雅特朗》,我们一起欣赏,边听边体会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几拍子的?活动2.2——复听第一段歌词,律动表现节拍。引导学生一起

律动感受八六拍的节拍规律,并听辨我们刚刚演唱的旋律片段出现在歌曲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教师总结:旋律片段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三)歌曲学唱【环节目标:能积极地参与演唱、合唱的音乐实践活动;能够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蓝色的亚

特朗》,运用气息控制力度,合唱部分做到二声部的均衡。】活动3.1——演唱合唱部分曲谱(1)观察谱例,找出熟悉的旋律学生通过观察谱例找出与基本训练环节中的旋律片段的不同。①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教师导言:每个乐句的开始多了一个低音sol,在强起拍还是弱起拍?演唱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②教师对比

范唱,学生感受有弱起与无弱起的演唱在情绪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更深情了)③教师提示弱起前面换气。(2)演唱低声部曲谱谱例如下:①低声部随单旋律音响演唱。②学生随教师指挥清唱低声部旋律。③学生随和声伴奏演唱。④以小组,个人等多种演唱形式进行练习。

(3)演唱高声部曲谱谱例如下:①高声部随单旋律音响演唱。②集体随教师手势清唱高声部曲曲谱。③学生随和声伴奏演唱高声部曲谱。④以小组,个人等多种演唱形式进行练习。(4)合唱曲谱①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和声音响,各声部心里唱自己声部。②学生随钢琴尝试合唱《蓝色的亚特朗》曲谱

。③学生随和声音响合唱《蓝色的亚特朗》曲谱。④小组合唱曲谱。⑤个人合唱曲谱。难点预设:和声不准确解决对策:1.邀请别人帮忙。2.两个人或两个组站远一点,减少干扰。3.教师柯尔文手势提示。4.提示学生控制音量,口腔打开,状态积极。活动3.2——合唱B

乐段歌词(1)低声部随琴演唱B乐段歌词。①集体随琴演唱低声部歌词。②随和声伴奏演唱低声部歌词。③小组、个人演唱低声部歌词。(2)高声部随琴演唱B乐段歌词。①集体随琴演唱高声部歌词。②学生随和声伴奏演唱高声部歌词。③小组、个人演唱高声部歌词。(3)集体合唱B乐段歌词难点预设

:两声部和声不准确解决对策:1.一个声部演唱,另一个声部心里唱。2.轻声高位置的演唱,注意气息沉下来。3.别人(组)帮忙演唱。4.两个乐句衔接处的练习,记住前一个音高。(4)小组合唱歌词(5)个人合唱歌词活动3.3——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1)师生接龙演唱第一段歌词,教

师演唱A乐段,学生接唱B乐段。(2)部分学生加入教师的演唱,继续接龙演唱第一段歌词。(3)集体随伴奏音响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难点预设:演唱歌词不清晰解决对策:教师有感情的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咬字归韵,嘴唇用力。(4)歌曲情感的处理①教师

引导学生弱起地方要控制力度并加以练习。②结束句做减慢渐弱处理,学生模仿教师演唱。学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表现。(5)小组、个人等多种形式练习演唱第一段歌词。(四)拓展提升【环节目标:通过欣赏作者的家乡和复习演唱歌颂家乡的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4.1——介绍作者

家乡(1)教师导言:歌曲中唱到的亚特朗、马丽扬、斯普利托指的是哪里呀?我们看看作者的家乡在什么位置呢?(2)教师结合PPT介绍作者的家乡他的家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半岛之间的海域就是亚特朗海,也叫亚得里亚海。好,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家乡去看看,出示图

片。作者的家乡真是太美了,我们在一次用歌声表达作者对家乡的喜爱思念吧。活动4.2——完整演唱《蓝色的亚特朗》学生随伴奏音响和木琴伴奏完整演唱两段歌词,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活动4.3——复习演唱歌唱家乡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马兰谣》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

家乡,如果为家乡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更好的热爱。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地鼓励与引导。(二)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简单评价。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强调在和声音响的伴随下学习

合唱本课的注重让学生是在立体和声中学习合唱。全体同学分声部学习旋律和歌词的过程多在教师双声部钢琴伴奏的伴随下进行。学生在感受、分声部学习、合唱歌曲乐谱和歌词的所有过程中始终有立体和声伴随,这样学习的优势是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听到的始终是和声音程,视唱乐谱、演唱歌词的同时分辨音准和声部和谐的能力逐步加强。为学生今后准确地演唱更有难度的合唱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注重引导学生以情代声演唱歌曲学生首先通过聆听老师对作者家乡的介绍及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理解作者远离家乡后,对故乡的思念、眷

恋之情,然后再带着这种情感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激发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表现全曲,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紧接着通过学生复习演唱以前学过的关于歌唱家乡的歌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更

大的贡献。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