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019.0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四年级上册《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313.doc,共(9)页,10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7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山谷静悄悄》——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山谷静悄悄》学科音乐学段中年级四年级相关内容核心内容:歌曲《山谷静悄悄》相关内容:力度记号运用练习、游戏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音乐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是否已实施是一、指导思想与

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为指导思想,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二)理论依据以《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音

乐的情感体验,应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为理论依据。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音乐形象及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培养学生音乐素

养。二、教学背景(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自本学期开始,教材改版为五线谱。这对于教学来说,识读乐谱相对较难。本册书涵盖的读谱知识分类有拍号知识、附点音符、力度记号以及装饰音,另外就是器乐与京剧的基本知识。

而本课歌曲涉及到力度记号的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引导,通过练习、演唱使学生体会到力度记号的运用对本课歌曲意境表达的重要意义。22.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的节奏、很弱的音量,

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之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了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写了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兔”动感不断增强。在4小

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的静,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

丽景色产生想象。(二)学生情况分析1.由于本学期统一改用五线谱版教材,学生能够初步识读乐谱,认识常用音符、休止符以及基本节奏、移动“do”的概念;识谱、唱谱还不是很熟练。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比找出相同乐句及节

奏相同之处;通过训练,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情绪、节奏、旋律的变化来分辨乐段。2.在演唱技能方面,学生大多能够完成连贯唱法,按乐句换气,但跳音唱法学生还没有掌握,还不能唱好短促、跳跃的感觉,不能很好地运用气息控制发音,运用不同的力度表

现歌曲的情绪,需要课上指导。(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运用对比、观察,引导学生感知歌曲节奏、旋律的异同,初步了解歌曲结构。2.运用体验、实践练习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四)技术准备1.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制作音乐课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观察

曲谱,试听结合,营造宁静、优美的氛围,表现歌曲意境。2.用作曲大师制作歌曲谱例,运用画图工具修改图片。(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本课歌曲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因此,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歌曲意境,体会静动交织的美

妙情绪。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跳音与连贯相对比的唱法。控制好休止符同时运用力度记号唱出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堪称这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在前期准备时,需提前把力度记号教给学生,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基本掌

握力度记3号,并会运用。如果学生前期知识、技能储备不足,在教学中安排对比乐句,找出节奏型变化而音高相同之处,就会成为阻碍;另外,在识读、视唱乐谱方面速度会慢一些;结束句的跳音、弱力度以及休止符的控制是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通过引导、反复

练习与示范、指导演唱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歌曲轻柔、优美的情绪,体会歌曲表达的神秘、美妙、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2.通过学唱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意

境营造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观察等方法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以及节奏不同的乐句。2.通过聆听、模唱等方法体会歌曲情绪,通过练习法掌握连贯与跳音法,表达歌曲动静结合的美妙意境。(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学唱过程中引

导学生学会控制休止符,会运用连贯与跳音唱法。2.指导学生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优美情绪。3.通过对比找相同、不同乐句,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结构。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按照力度标记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神秘、美妙的音乐形象。2.学会控制休止符,在

演唱中运用连贯与跳音唱法。(二)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能够按照力度标记表达歌曲情绪,运用好连贯与跳音唱法,唱出歌曲神秘、美妙、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环节目标:通过看山谷图片,使学生了解在山谷里的回声,回声是弱的,从而引出4力度记号。设计说明:通过山谷里的回声,知道力

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活动1.1——实践(1)师:同学们,我是平谷二小的音乐教师费老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这是哪里?(大山里,山谷中)当你看到这样美丽的画面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呢?如果你走进这美丽的山谷里,你会做什么?(2

)学生思考:大声呼喊:两手放在嘴边,做呼喊状。来,我们一起向大山问好。学生喊:大山你好师:回音,用弱弱的声音回应:大山你好学生喊:我来啦师:回音,用弱弱的声音回应:我来啦(3)师:当你们一喊,山谷里会出现什么声音?(回声)那么,回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在音乐里我们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弱)这个词

。相反,你们喊的声音是?(强)活动1.2——出示力度记号(1)出示力度记号强、弱(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力度记号?(3)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力度记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山谷静悄悄》(师用轻声说)(4)出示课题二、学唱歌

曲环节目标:学唱歌曲,学习用连贯与跳音唱法表现神秘、美妙的音乐形象,控制好休止符;通过对比、观察,找出相同及不同乐句,了解歌曲结构。设计说明: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掌握连贯与跳音唱法,并体会歌曲情绪;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曲谱,进行对比,找出相同及不同乐句,使学生了解歌曲结构,降低识读乐谱难

度。活动2.1——聆听歌曲,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歌曲情绪(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问:歌曲情绪是什么样的?(轻柔、优美的)(2)再听歌曲,可小声哼唱。问:歌曲唱出山谷里有什么景物?出示图片:薄薄

的雾、淡淡的烟、紫杜鹃、红梅花、小溪流、小野兔(3)第三次听,小声跟音乐哼唱。问:歌曲里还出现什么声音了?5地质队叔叔用铁锤敲打石头的声音,叮咚叮咚过渡语:地质队叔叔的到来,使得山谷热闹起来了,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小溪流水的声音交织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接下来,就让我们加入到这美妙的音乐中来吧

!活动2.2——学唱歌曲(1)出示第一乐句曲谱①师:这首歌曲“do”的位置在哪?(第一间)②将学生分成三组,识读乐谱第一组:mds1组员代表说出三个音,同组唱,跟琴,加手势第二组:smd组员代表说出三个音,同组唱,跟琴,加手势,师提示:这句的s高了第三组:l.lfl|s---

组员代表说出这几个音,同组唱,跟琴,加手势。师重点指导:附点音符和最后长音,唱三拍。③处理第一、二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要空拍,干净,唱的要轻而短;第三、四小节要唱的连贯些。④连起来随琴唱第一乐句曲谱⑤填唱第一乐句歌词:指导学生用轻声,八分休止符要空的干净。⑥跟琴唱第二、三段歌词(

2)学唱第二乐句①师带领学生直接填唱歌词②指导:此乐句中的切分音要唱准。师范唱,生跟唱③轻声随琴唱第二乐句,着重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对多音处:“雾”、“烟”、“鹃”、“花”、“流”、“兔”。师板书:在字后边加上尾音。如雾uu④跟琴唱第二、三段歌词(3)学唱第三乐句

①师:唱歌词,生听,有没有感觉很熟悉?②学生观察曲谱,这句和第一乐句一样③学生直接唱第三乐句歌词。(4)学唱第四乐句①师带领学生直接唱歌词6②同学们观察,有没有和这乐句相似的乐句?③④③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预设:一:学生回答“音高相同而节奏型不同”二:学生回答:一样。师引导:什么一样?

师唱,生:音一样。那么什么不一样呢?师再唱,生:音多了。师总结:节奏有变化④再跟琴唱歌词。指导:要唱的连贯些(5)学唱第五乐句①师:本句中出现了休止符,指导学生唱准,并示范。②师教给学生方法,当看到休止符是点下头,带领学生练习③师:曲谱上的圆点是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听老师示

范一下,然后学生练习。问:加上跳音唱法显得这一句更加怎样啦?(活泼)④指导学生唱准“咚”长音,共三拍。⑤指导学生最后的“叮咚”要轻。活动2.3——观察歌篇,了解歌曲结构,完整听琴唱歌曲。3拍7(1)学生跟琴完整演唱歌曲。有唱不准的乐句,师及时纠正。(2)随音乐演唱歌

曲。三、歌曲表现,按力度标记演唱歌曲环节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按力度标记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表现歌曲细腻、神秘、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曲谱,找出力度记号,指导学生按力度标记唱好歌曲,体会歌曲意境,使之能够准确表达歌曲音乐形象。活动3.1——观察曲

谱,指出力度标记,体会其作用(1)观察曲谱,指出力度记号师:同学们,请大家观察一下,这首歌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力度记号,你们感觉加入力度变化使得歌曲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使歌曲更加生动、生机勃勃)(2)引导学生说一说力度变化,师边示范边讲解师

:歌曲开始表现了山谷静悄悄,充满了神秘气息,因此,开始的力度是“P”,(师示范)。在表现各种景物时力度是“MP”,增强了山谷的活力;当地质队叔叔到来时,山谷热闹起来,力度是“MP”,此时整个山谷显得生机勃勃;(师示范)工作结束后地质队叔叔走出山

谷,山谷又恢复了平静,因此力度渐弱直至“PP”,整个山谷笼罩在寂静之中。(师示范)(3)按力度演唱歌曲活动3.2——按照力度标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神秘、生机勃勃的音乐情绪。8学生跟音乐按力度标记演唱歌曲,指导学

生用轻盈、饱满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四、课堂小结活动4——总结上课情况,提出下一课学习任务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力度记号,同时使用它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静悄悄》,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课后请同学们把这首歌唱熟,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更好地

表现歌曲!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课的学习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教师通过观察、谈话、提问、模仿等方式进行评价,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互评主要是同伴互助活动中体现,而自评主要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对比

模仿。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本课歌曲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神秘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发现变化,唱出变化。1.注重启发,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根据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与技能储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对比曲谱,找出两个乐句间的关系(旋律、节奏相同或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观察法、对比法等学习方法,独立思考的习惯得9到培养,使学生从依赖教师到独立思考,从而学会学习。再有,在全部学完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歌谱,从而了解歌曲是一段体结构

,并且一三乐句旋律相同,二四乐句音高相同、节奏不同。找出了规律,学习起来更加简便。相信,经过长期培养,学生会逐渐掌握这样的学唱歌曲的方法。2.突出示范,关注音乐在歌曲学习中,教师的范唱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教师的范唱具有直观感,最易令学生接受。本课歌曲运用力度标记表现歌曲神秘、

生机勃勃意境是突出特点,因此,教师准确的范唱成为指导学生唱好歌曲最具实效的方法。学习中,运用听唱法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引导学生体会运动力度变化所表现的歌曲意境,使学生体会到力度记号(音乐标记)对表现一

首歌所起到的奇妙作用,从而喜爱音乐。此外,在听唱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力度变化带来的音乐美,培养学生关注音乐本身的习惯,为不断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打好基础。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9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