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线谱)《唱歌 卢沟谣》教学设计 (2).doc,共(4)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0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卢沟谣》教案课型:唱歌课教学内容:音乐中的故事唱歌《卢沟谣》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这首
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
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
,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
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3.过程目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教学重难点:教
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
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导入1、多媒体课件展示卢沟桥图片,学生说一说课前了解到的卢沟桥资料。2、播放卢沟桥事变视频,初步了解卢沟桥。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有关卢沟桥的歌曲《卢沟谣》(板书)三、歌曲难点节奏学习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情绪,并在歌曲旋律中找出附点音符节奏。X.XX―∣X.XX―∣XXXXXX∣X―――‖2、学生给节奏划拍,并练习节奏,按节奏读歌词。3、学唱歌曲二声部,教师弹奏乐句,学生用“噜”演唱二声部。4、带入歌词演唱,教师与学生进行二声部练习。四、学唱歌曲1、再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2、
学生尝试为歌曲分乐段,并说一说理由。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根据歌词描述,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4、学唱歌曲第二乐段播放卢沟桥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五、歌曲处理1、再听歌曲。接下来,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来欣赏《卢沟谣》,听完请大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歌曲的理解?(看谱欣赏
)2、歌曲处理。那么歌曲速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力度、情绪随之的变化呢?请大家仔细聆听老师的演唱,听完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歌谱中的力度记号也印证了我们的结论。mf在歌曲中表示中强,f表示强,ff表示特强(板书)
结合本首歌曲,在mf处我们要唱的柔和、柔美。f处要唱的坚定有力量。ff要唱的振奋激昂。3、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学唱歌曲时我们还要注意歌曲中的那些位置?构成音乐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相连的,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力度、情绪等要素的变化,在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变化用你的歌声表现出来。4、跟伴
奏歌曲有感情地演唱。《卢沟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是一首演唱中国精神的歌。让我们用歌声走进卢沟桥,走进那段中国人自强不息、奋勇抗战、保家卫国的历史。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卢沟桥代表了中国精神,可是大家知道吗?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
屈,奋勇前进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和所有幸福的孩子们一起再次放声歌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