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五线谱)《唱歌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共(3)页,5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88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材分析: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傣族“泼水节”、蒙族“那达慕”、彝族“火把节”等重要民族节日。通过唱歌、欣赏、和音乐活动,使学生感受丰富
多彩的少数民族音调,并能初步记忆和辨认。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的不同,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活
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在课堂中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迈进
音乐的殿堂,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完整地学唱好歌曲。教学目标:1、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乐的泼
水节》,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2、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3、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教学难点:注意“人人都像只小水鸟”的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下面让同学们闭上眼
睛,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师:你感觉音乐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师:这是根据傣族歌曲改编的葫芦丝的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听着音乐,我们似乎看到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
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的傣族吧!展示傣族风景师:走进傣族,你知道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吗?(泼水节)你们想去看看热闹的泼水节吗?展示泼水节师:从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师:在泼水节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广场上,参加集体舞蹈。姑娘
们打扮成孔雀的样子,合着铓锣和象脚鼓声翩翩起舞。人们在广场中央相互泼水,水盆、水枪,只要是能派上用场的东西都拿了出来,用来泼水。人们不管相识与否,无论男女老少,都在相互尽情的泼洒着,你追我跑,你退我进,尖叫声和
欢笑声响成一片,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对方的祝福,场面十分壮观,气氛十分热烈。在这场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代表他们心情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欣赏
的同时我们看看歌词中说到了哪些内容?(初听歌曲)生:傣家娃娃笑哈哈、人人都像只小水鸟。师:被泼成了小水鸟,为什么他们还这么高兴呢?师:对于傣族来说泼水就是把以往不好的东西冲刷掉,送给别人祝福和吉祥。师:同学们想加入进来吗?师:我们跟着快乐的旋律用
en的声音来跟唱。师:同学们,哼唱完有没有发现歌曲哪里有点难唱?师:同学们真棒!找到了歌曲的重难点。下面我们进行一个闯关的游戏,来解决同学们发现的问题。节奏:附点节奏型空拍师: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试着唱一遍。师:非常棒!第二遍我们要注意情绪和速度。师:跟随音乐我们再试试。师:注
意特殊节奏和空拍。师:跟着伴奏演唱师:跟着伴奏背唱师:为了更好的感受泼水节的气氛,我们全体起立互相对着面对面,边长边来泼水,把祝福送给他人。(播放音乐)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傣族节日、歌舞及音乐有了点滴认识,傣族只是我国众多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
我们还将领略到其它民族风俗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在快乐的泼水节的歌声中期待着下节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