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锦鸡出山》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1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06.502 KB
  • 2023-02-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锦鸡出山》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锦鸡出山》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锦鸡出山》教学设计.docx,共(4)页,106.50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9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锦鸡出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欣赏《锦鸡出山》教学目标:1、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与速度,了解土家族打击乐器合奏“打溜子”的形式与特点。2、了解音乐《锦鸡出山》五个不同段落表现的内容,能通过模唱、声势、模拟演奏等方式积极参与各个段落的音乐表现活动,熟悉各段主题

,并体验演奏家们演奏时的默契与乐趣。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根据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打击乐合奏“打溜子”改编的乐曲,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

涧戏游”“众御顽敌”“荣归”五个部分,通过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与丰富的技巧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形象。教学准备:PPT、音频、视频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打溜子”的基本知识。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本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教学难点:1、掌握“打溜子”的基

础知识2、认识并快速反应节奏型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好玩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和我们平时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希望你们带着这几个问

题去想一想,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这首乐曲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认识这样的表演方式吗?2、完整聆听音乐《锦鸡出山》视频3、学生回答问题⑴解决“你认识这些乐器吗”这个问题教师图片展示四种演奏乐器,并跟学生一起逐个认识和解释其中的问题。并再一起观看视频,找到这些乐器

分别是视频中对应的哪个。⑵解决“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时而欢快,时而缓慢,时而自由,时而紧凑⑶“解决乐曲由什么样的特点?”突出节奏,整首乐曲由四种敲击体鸣乐器相互交错配合而成的乐曲,乐器之间配合精妙,

表演生动有趣。⑷解决“你认识这样的表演方式吗?”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寻找其中答案。教师再介绍作品。教师:《锦鸡出山》是根据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打击乐合奏“打溜子”改编的乐曲。“打溜子”是土家族民间乐器合奏

形式,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四种民族打击乐器组成。乐曲由多种节奏穿插组合而成,演奏家们用不同的敲击方式发出不同的声响,通过默契地配合与合奏演奏出了这首好听的打击乐作品《锦鸡出山》。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4

、介绍土家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排名第七位,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部,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思我“本地人”。5、教师和学生一起认识《锦鸡

出山》这首乐曲里的几个部分(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游戏、众御顽敌荣归)5、展示“山间春色”简谱,和学生一起认识乐谱里的拍号和节奏型。引出锣鼓经。(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

、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6、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台、七、卜”模仿乐器声音,唱出节奏。(台:锣七:头钹卜:

二钹)7、学生根据“山间春色”的方法,唱出老师为剩下的乐句配好的锣鼓经。8、教师提问今天一起学了哪些内容,并一起总结全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