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村晚》说课稿.docx,共(3)页,16.3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5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村晚》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歌曲《村晚》。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丰富学生的语言,发挥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今天我将以浅薄而又真诚的
见解,谈谈我对《村晚》这一课的教学构想。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村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歌。本组教材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
容的。整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草场、月夜、笛声、村晚,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全诗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的表现了村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
有一定的热情,但有时,对诗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还不能深刻地体会到。但本诗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浅显,所以在课上,我准备淡化对诗意的讲解,直指重难点,把课文插图用多媒体出示,让学生先看图领悟,感悟本文的重难点。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单
元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目标:1、熟读并背诵古诗,感知古诗大意。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童年
生活的情趣和快乐,感受中华语言的精妙。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诗通俗易懂,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本首诗,我重点运用“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与音乐来创设学生乐于接受,能走进其间的意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此外,我还采用
了“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教学法”进行教学,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将作详细阐述。五、说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一)音乐引入,走进《村晚》课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悠扬的笛子独奏《小放牛》,让学生欣赏。随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由以前学过的古诗《所见》引出
课题《村晚》,并板书。这样的安排,简洁明快,不但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又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一种笛声所特有的美感,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课堂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二)三读古诗,品味意境歌是唱出来的,诗
是诵出来。诗只有用心朗诵,才能彰显它独特的韵味。在此,我采用了“诵读法”,设计了三“读”环节:1、一读字正腔圆学生初读本首诗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读写突破读写的难点。2、二读抑扬顿挫在学生读准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诗歌更讲究节奏,读诗要读出它的抑扬顿挫,读出它
的变化,才能读出它的美。3、三读诗中意境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练读,学生大多已能熟读古诗,并初步感知古诗大意。此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读——品读古诗。我鼓励学生,不仅要读懂诗意,还要想象画面。“三”读古诗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
用不同形式的读,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诗韵,读出诗情。(三)抓重点词,悟诗中情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诗中情境。(四)、探诗中人,品别样情。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
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这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很好的导向,是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深入。自然,也是学习诗词的难点之处。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引入诗人吕岩的资料,先由八仙过海的传说,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
趣,然后由诗人的生活背景和个人境遇,体会诗人对自由、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