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5.1 数据的收集》PPT课件3-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ppt,共(19)页,1.47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1数据的收集嗨,大家好!我酷爱篮球,你们呢?数据是会说话的数据收集的途径有: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等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直接途径:间接途径:怎样让数据说话问题①班级要举办球类比赛,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全班每位同学各喜爱哪项球类活动。为此,你需要调查,你可以把要调查的问题作为目标来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你喜爱的球类活动是(只选一项)()A.篮球B.足球C.乒乓球D.羽毛球E.排球填完后,请将问卷交给班
长,谢谢合作明确调查问题→明确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统计结果→得出结论1.我们班级近视的同学有多少人?调查2.我们学校近视的同学又有多少人?像这样为一定目的,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
叫做全面调查。例如国家的人口普查;为了防控H7N9流感,对外来人口的逐个体检。生活中的“小插曲”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孩子高兴地跑回来.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
打开看过了”.妈妈:“啊!……”注:这种调查方法具有破坏性,学.科.网想一想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有人设计了下面三种调查方法:1、对全国所有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2、对某一所著名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力测试。3、在全国①按东、西、南、北、中
分片,②每个区域各抽3所中学,③对这15所中学的全部初中进行视力测试。你认为采用哪一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属于全面调查,工作量太大,不方便,没有必要这种方法缺乏普遍性,不合适。这种调查具有可操作性及代表性。第三种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
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归纳小结调查方式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优点不足准确性调查数量大时,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方便、快捷耗费小可能不如全面调查准确学.科.网什
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3)当调查数据具有特殊意义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所以当(1)总体
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下列调查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还是抽样调查方式?A、一锅水饺的味道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C、我国的人口数量D、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E、“H7N9”期间
,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每天的病情。说说看(抽样)(全面)(全面)(抽样)(全面)•问题②某灯泡生产厂家,改进了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项工艺,生产出500只新灯泡,现需要对这500只新灯泡进行试验,看新灯泡的寿命是否比原灯泡长?做这样的实验时,能否对这500只灯泡全
部进行试验,为什么?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注意:样本的容量是个体的数目,所以不带单位)(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每只灯泡的使用
寿命)(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50)学.科.网总体:每个考察的对象个体:被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样本容量:考察对象的全体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5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运动员的年龄做调查,在这个问题中:参加运动会的2500名运动员年龄参加某运动会的每
一个运动员的年龄抽取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200写一写(1)为了解梅渚镇高塘梅园一年中的游客量,有同学在“五一”三天假期期间,对高塘的游客人数进行了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高塘一年的游客量进行了估算。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答(1)不合理,因为五一期间的游客量比平时明显增加,缺乏代表性,而且样本容
量太小。(3)你认为抽样调查选取样本中的个体应具备什么条件才有说服力.(2)如果你去调查,你这样设计调查方案?学.科.网在选取样本时,样本中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简单随机抽样。如果在抽样时,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这样
的抽样方法叫做学.科.网学.科.网我们班将举办元旦联欢会,要从全班同学中抽取5个幸运奖,要使每名同学都有相等的中奖机会,你认为应该如何抽取?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何体会和感受?课堂小结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