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欢乐颂》素材.docx,共(1)页,13.6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2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件3)令人落泪的《欢乐颂》1824年4月,维也纳街头出现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5月7日晚间7点,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皇家剧院为公众演出自己的近作——带合唱的大型交响乐,合唱是根据席勒的长诗《欢乐颂》
谱写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贝多芬的耳朵不是已经聋了吗,他怎么可能创作出新的作品?但这却是事实,即将上演的就是那部《第九交响曲》(合唱)!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是他全部杰作中最杰出和最感人的一部作品。而这话题,主要的就在于他竟出自一个耳聋者之手。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正常的听觉本应是起码的
生理条件。命运之神对贝多芬似乎过于苛刻。到1818年他48岁的时候,他仅存的微弱听力也失去了。创作的艰难可想而知,而创作的成功又令世人不可思议。据说为了感知曲调,贝多芬请人特制了一支小木棒,作曲的时候,把木棒的一端插在琴箱里,另一端咬在自己的牙齿中间,靠小木棒的震动来“听”音…
…《第九交响乐》首演的时刻来到了!贝多芬站在指挥台上、歌声随着他的指挥棒震撼着满场听众的心,人们似乎听到了他生命的呻吟和呐喊,感到了他对人生的热恋和追求。最后,随着第四乐章“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
起……”的歌声,每个人的新灵都升华了,许多人眼含着热泪。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有的流着眼泪,有的欢呼跳跃,几乎发了狂。按照当时奥地利的礼仪,欢迎皇帝出场是鼓掌三次;而此时对这为音乐家,观众却一连鼓掌欢呼了五次,直到警察以为出了什么事,赶来维持秩序,这热烈的
场面才停下来。可是,面向乐队、背对观众的贝多芬,却什么也没听到,直到一位女歌唱家搀扶他转过身,来到台前,他才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最让世人感动的,是一生受尽磨难,几乎没享受到生活、爱情欢乐的贝多芬,却丝毫没在他不朽的绝唱
里,流露出悲伤和哀怨。——他把痛苦留哦给自己,却把欢乐带给了全人类!师: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