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2.docx,共(7)页,28.67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2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星期日期授课题目教学手段作业月日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歌声与微笑会唱这首歌第八周课时教学设计2018年4月11日第周新课题目歌声与微笑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歌声与微笑,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音乐情绪,达到珍惜同学友情,团结友爱的思想共鸣。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青少年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珍惜同学间友谊。重点能够够有号召力的演唱歌声与微笑,达到声音和谐统一。难点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带有感情的唱歌。教具Ppt教案手机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实验课演示课电教课多媒体课演示课前提测评同学们会唱几首校园歌曲,分别有哪些?导入新课同学们你喜欢音乐吗?你们喜欢听关于校园青
少年的歌曲吗?请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校园歌曲名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师生活动,总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喜欢音乐吗?你们喜欢听关于校园青少年的歌曲吗?请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校园歌
曲名为?二·作者简介:歌声与微笑》由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41年回到中国。。1950年,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
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这首歌曲已成为几代人共同的回忆。三·歌曲简介《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尤其是在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
形成了一种动力感,具有一定的号召性,表达了青少年朋友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热切心情。自歌曲创作以来,每到欢乐的场合,常常使人们想到用这首歌表达相互的情感,歌曲也多次飘至大洋彼岸,走向世界各地,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四·发展历程1986年,第一届上海电视节上(注:当
时的名称是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歌声与微笑》作为一个演出节目在上海滩一炮响,一夜之间,这首朗朗上口的歌传遍大街小巷。也因此被定为电视节的会歌。而在这届电视节把这首歌唱红的是原唱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3]在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央
电视台银河少年歌唱团进行合唱,为有些感觉有些贫瘠的儿歌创作方面注入了歌声与微笑的活力。五.教唱歌曲1.老师问学生会不会唱这首歌,如果会先读一遍歌词,再听学生唱一遍,并加以引导纠正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重、难点的处理方法,师生活动,总基础知识)2.拿手
机播放一遍歌曲,学生安静地听,注意掌握歌词节奏和纠正过的地方3.听完歌后,领唱一遍,然后全班集体唱整首歌4.自由唱,组合唱,再找一名同学上来打节拍六·游戏环节把学生分为A,B两组,然后A组唱第一段,B组唱第二段,最后
打分,声音整齐有力,唱态自然大方的打分高,相对欠缺的组打分低,并加以引导和练习。最后,两组有共同之处值得鼓励表扬的地方提出来。七.巩固练习,注入情感两位男生上台打节拍,指导全班大合唱。然后女生集体上台大合唱,男生在下面打拍子。女生唱完之后,继续留在讲台,男生坐在靠前排集体唱整首歌,唱完之后全
班回到自己的座位,总结今天学到的音乐知识及内容。达标测评题《歌声与微笑》的词是()写的,曲子是()谱的.原唱是().作业常会这首歌板书设计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1.作者:王建(词)谷建芬(曲)请把你的微笑
留下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2.歌曲发展:1986年,第一届上海电视节上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3.感情: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珍惜同学间友谊。将是遍野春花课后反思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特别适合青少年儿童团体合唱或
者个人演唱,同学们在课堂上配合的相当积极活跃,课堂氛围非常好,不足的就是这首歌的感情有待唱得更饱满。备课人签字201年月日备课评价优良合格不合格教研组长批课意见201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