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阿喽喽》教案.doc,共(3)页,11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66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阿喽喽》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歌曲《阿喽喽》是一首填词的新民歌,山区建起了水电站,流水被引到山坡灌溉农田,儿童们喜笑颜开,编了这首新民歌高兴地颂唱家乡面貌的巨变。歌曲用第一人称,以自豪的口吻唱出“它听谁的话,它听我的话”“请来走走,请来看一看”。因此,这首歌应用明亮活泼和略带诙谐的声音来
演唱。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嘹亮、自豪,第7—10小节低回歌唱,形成对比,使第11—14小节更显开朗。第二乐段较为口语化,旋律中不时交织着三拍子,非常亲切、真挚,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和表演性。二、教学目标1.感受
歌曲《阿喽喽》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并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能够初步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歌曲变拍子的节拍韵律。三、教学重、难点四二拍与四三拍的变拍子。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四二拍、四三拍图式2.教师出示乐谱并播放范唱音乐,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打图式3.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合着音乐打的是几拍子的图式?生:二拍子和三拍子师:这首歌曲中既有二拍子,又有三拍子,这种音乐中有两种以上的节拍叫做变拍子。(二)学
唱歌曲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贵州彝族儿歌《阿喽喽》。2.教师播放范唱音乐,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词讲了什么?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教师解释词义:歌词中有一句“流水上山坡”,
就是用抽水机将低处的水抽上来或是电力灌溉。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3.再听歌曲,请你们注意听听歌词有什么特点?生:歌词中用了很多衬词
,如喽、阿、哩。4.按照节奏读歌词(1)教师带领学生读词(2)学生自己读词5.随琴演唱第一段歌词教师用钢琴弹旋律,学生填唱歌词。(1)1—6小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7”的音准(2)7-10小节师:7、8小节与9、10小节的旋律是怎样的关系?生:7、8小节与9、10小节旋律相同(3)1
1-14小节教师提示学生在演唱之前吸足气,并注意把长音“6”的节拍唱满。(4)15-18小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变拍子(第15小节四三拍、第16小节四二拍、第17小节四三拍、第15小节四二拍)(5)19-20小节师:这四小节的音区比前六小节要低,大家声音要放轻些,另外注意后十六的节奏。学生进行视唱。
(6)21-25小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变拍子,学生自己听琴视唱6.教师弹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7.学生随老师钢琴填唱第二段歌词8.随《阿喽喽》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
弱。)(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贵州彝族儿歌《阿喽喽》,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自己了解欣赏更多的彝族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