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鲁教版(五四制)】二年级下册《唱歌 郊游 山谷回音真好听》唱歌综合课郊游课后反思素材4.doc,共(4)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58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凭感觉聆听用心灵歌唱《郊游》课后反思基于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地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的音乐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所以我
将《郊游》一课设计成以唱歌为主要内容,与听,动,创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内容相互的联系较为紧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编创合作意识,使耐力较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我在上课后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一、以
“春”为境,以“听”为线贯穿课堂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能够关注身边的音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创设“寻找春天声音”的情境,
以“听”为主线贯穿课堂。我们用“郊游小口号”,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力度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范读,学会用有弹性的声音,为后面歌曲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掌握的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在本课的拓展环节,我们设计让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欣赏起来有点难,也不可能理解乐曲内容,但乐曲里很多动物的声音,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有孩子们
熟悉的,也有陌生的。让他们能够静静的听,并从乐曲中能够找出树蛙、鸟,蛐蛐,猕猴等等几种动物的声音,通过让孩子在感受音乐中来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逐步学会欣赏乐曲,然后让他们在歌曲中或大自然中听到的动物叫声融入到二声部合唱中,不仅丰富了合唱内容,同时让我们拓展环节聆听春天的声音为歌曲所服务。然后在课的
结束部分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聆听,春天的声音,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二、以“图”促情,以“动”促唱提高音准在“情境+活动”的教学形式中,教学内容被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好比给它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孩子们被它吸引,会主动亲
近它,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音准,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也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孩子对音高、音准的理解总是误认为音量的大小,所以在纠正学生的音准方面,我们用形象的“白云”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的高低,用形象的旋律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这样做既避免了
枯燥的教唱环节,又让学生学的有趣,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音准帮助效果确实不错。以“声”带情,以“范”带众丰富歌曲演唱班级合唱教学,是我们今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说简单,做不易,尤其对于
低年级孩子来说,音准就是他们很难跨越的一条鸿沟,尤其是二声部合唱就更难。为了打下合唱的基础,培养孩子们的二声部合唱能力,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与本课情境相关的探索春天声音的“呼呼”声。通过孩子聆听模仿这没有音高变化,只有简单节奏变化
的,比较简单的,二声部旋律,不仅提高孩子们的合唱能力、教给孩子演唱的方法,而且还丰富了歌曲的演唱形式。而在后面的欣赏环节又是我们这一活动的拓展延伸。我们先设计让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因为这首乐曲里有很多动物的声音,我问他们:这
里面都有什么动物的声音?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有蟋蟀、有猫头鹰、布谷鸟、野鸡、青蛙……紧接着我让他们来模仿一下,孩子们都很兴奋的模仿着。看准时机,我又问:你能用这些小动物的声音来丰富我们春风的歌曲吗?孩子们都好奇的瞪大了眼睛,显得不知所措。我马上为他们示
范布谷鸟的叫声,孩子们这下兴趣就来了,都争先恐后的要求加上小青蛙、小鸡、小猫等小动物的叫声,创编得有模有样。以“范”带众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听到的动物叫声顺利地融入到二声部合唱中,不仅丰富了合唱内容,同时让我们拓展环节聆听春天的声音为歌曲所服务。在课上我觉得这个活动是比较
成功的,孩子们既完成了编创活动,同时让课堂井然有序,但课后却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局限了孩子的编创能力,在合唱中,孩子们全都在模仿我为他们设计好的节奏型,无一例外,让人看来,这个环节很假,学生的活动也没有什么动力。我们团队成员此时一致认为我们这样设计不科学,禁锢了孩子的思想,让本
来可能有更多的优秀的编创节奏扼杀在了孩子的脑海中,其实我只要多问几个孩子,多几种答案,那么孩子在活动中,可能就会有争执,那样的课堂虽然“乱”,但却真正能做到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四、以“微”促学,以“测”促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认识小节线、小节是本单元的音乐知识,如何让枯燥的音乐知识
的学习,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以往课堂上,对于乐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最不喜欢的环节。经过研讨我们制作了《认识小节线》微视频。微视频的使用确实增色不少课前我们调查过,孩子们喜欢这种讲解方式,有的孩子甚至看了数十遍。课堂上我们仅仅用了2分钟的时间进
行检测,而且是在边欣赏歌曲的同时,让孩子数数歌曲有几个小节,孩子不仅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在课堂上减少了教授时间,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我们所预设的教学目标,大部分的孩子能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以及绵长的声音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但在表现歌曲情
绪上还有欠缺。在本课中由于我的经验不足,有很多的语言,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对课堂上学生情绪的调动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够,很多问题没能及时发现,例如“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课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走神”的现象,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今后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缺点,虚心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让孩子们能够凭感觉聆听,用心灵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