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辽大版】五年级上册7《赶走嫉妒心 》教案01 (1).doc,共(4)页,1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8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赶走嫉妒心【活动目标】1、认识嫉妒这种情绪,认同它出现的正常性和存在的不健康性。2、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场景,识别嫉妒心的表现,明了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学习调控它的办法。3、能够正确地处理嫉妒与被嫉妒,养成健康的个性和宽阔的胸襟。【活
动重点】认识嫉妒这种情绪,学习调控嫉妒心的办法,并努力克服嫉妒心。【活动难点】识别自身出现的嫉妒心,正确的处理嫉妒与被嫉妒。【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1、多媒体出示:(1)小华和小丽本来是很要好的朋友,唱歌都很好听,这次的歌曲大赛中小华得了奖,小丽却没有得奖。从此,小丽就不理小华了
,而且还在背后说,得奖没什么了不起的,有本领成绩超过我,得全班第一给我瞧瞧„„提问: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故事中,小丽的做法是怎样的呢?(赵韵竹)师:小丽总想着自己比别人强,一旦感到别人超过自己时,心里就不舒服。这就是嫉妒心。(板书:嫉妒心)其实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过。可以这样说,有一定程度
的嫉妒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加以控制,越变越强,产生不正常的心理。这对自己和别人都很不利。那有了这种心理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讨论如何赶走嫉妒心。(板书课题:赶走嫉妒心)【二】、讨论原因知危害1、了解嫉妒心产生的原因。(1)生讨论:
小丽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的呢?(2)师小结:产生嫉妒心往往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过分要强造成的。2、明确嫉妒心的危害。提问:(1)你嫉妒过别人吗?(引导学生举具体的事例谈。)有人嫉妒你吗?你心里怎么样?(2)你能说说你或者你身边嫉妒的事情吗?(列举自己的事例,畅说嫉
妒话题。)(3)嫉妒心会带来哪些危害?3、教师小结:嫉妒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能严重损害同学之间的友谊,破坏集体的团结,阻碍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同时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嫉妒心的人总爱否定别人,抬高自己,长此以往,好
比一棵树生了虫子,如果不及时把这只虫子除掉,而是让它在躯体里寄生,那么,这棵树的命运唯有“枝枯叶黄”。大家可曾知道《三国演义》中周瑜气病气死的事例?《三国演义》中,周瑜年轻有为,才华出众,具有大将之才,年仅24岁就率军破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完全可以在事业
上获得更大的成就,而他却狂妄自大,心胸狭隘,如果周瑜不嫉妒诸葛亮,不处处加害于诸葛亮,也不会落得吐血而死【三】、多媒体出示:心理剧《楠楠和芳芳》(找同学读)事件:楠楠和芳芳是一对好朋友,上周四,她们俩一起代表班级去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小书法家擂台赛”。星期一课间操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
在教室里休息,楠楠和芳芳正笑眯眯地谈论着什么,班长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大声宣布:“恭喜你!楠楠。你在‘小书法家擂台赛’上获得了第一名,喜报都贴出来啦!”楠楠忽切地问:“芳芳呢?”班长肩一耸两手一摊,说:“没看见。”刚才还满脸笑容的芳芳刹那间脸涨得
通红,一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回过头来冷冷地看着楠楠,不屑地说:“哼!得了第一名,有什么了不起。”楠楠满脸的喜悦慢慢地黯淡下来„„学生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讨论:1、楠楠和芳芳到底怎么啦?(嫉妒心在作怪)集体说2、此时此刻,你大
胆地猜测一下楠楠和芳芳的友谊会怎样发展呢?(找扮演同学回答)3、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楠楠,你又该怎样缓解矛盾呢?——换位思考,坦诚帮助。【四】、活动中体验,改演《楠楠与芳芳》。想想你们的故事,这时候你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快点找你们的小伙伴去演一演吧!愿意改演《楠楠与芳芳》也行。班长,楠楠
,芳芳,旁白,【五】、联系实际:我有“妙方”1、情境选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怎样做才是正确对待同学、朋友取得的成绩,变嫉妒心为上进心?请根据以下三个的事例选择你的做法。事例一:小明平时学习比小强好,
可期末考试时,小强的成绩比小明要好,如果你是小明,你应该怎么想?(1)小强有什么了不起的。(2)小强的学习成绩超过我,证明他有比我强的地方,我可不能服输啊,要迎头赶上。事例二:小刚这回在“数奥杯”比赛中得了一等奖。而小勇才得了个三等奖,但小勇的体育成绩比小刚要好得多,小勇该怎么想?
(1)小刚太可恨了,竟敢比我强!(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我数学成绩不如小刚,但我的体育成绩要比他好啊,我可不能丧失自信心。2、生交流师小结出示妙方:消除嫉妒“妙方”3、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进行交流。4、深化讨论:如果你知道
别人正在嫉妒你,你是否也有办法消除他的嫉妒心?通过举身边的例子讨论得出妙方:(设计找同学回答)(1)将心比心,真诚相待。(2)善意宽容,交流沟通。【六】、良言赠送伴我行嫉妒心并不可怕,有了嫉妒心,只要善于使用刚才学到的方法,
缓解或消除嫉妒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嫉妒心的产生,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七】、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八】、作业:课后阅读:小故事《肖邦和李斯特》读后,向父母说说你的感想。结束:播放影音,【百度搜索】
——站起来六、教学反思小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发展时期,但嫉妒心理已经悄悄地走进了一些学生的思想中。小学生的嫉妒心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他们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学习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也是评价他们最主要的标准;成绩好的同学往往能够得到老师加倍的宠爱和同学们的羡慕,因此,这些同学也就成了嫉妒的对象。此
外,个人的才能、家庭的条件等因素也能成为学生嫉妒的缘由。所以,为了更好地防止和克服嫉妒心理,让全体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健康地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从小学就开始抓赶走嫉妒心的教育,而且刻不容缓。要教育学生防止和克服嫉妒心理,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嫉妒心理。在课上,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结合
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总结归纳出嫉妒心理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不愿看到别人的进步,更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只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尤其看到别人受称赞心里就生气、难过,甚至不择手段地中伤、打击别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叫嫉妒
。学生在对嫉妒的理解上,在自愿的情况下,纷纷谈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嫉妒心理,说出了当时的感受,并且道出了因当时的嫉妒而导致的危害结果。认识到了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严重损害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阻碍了同学之间的相互
了解、相互学习,影响了自己的进步,既害人又害己。从某种意义说,嫉妒是可以教育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关键是在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要教育学生消除嫉妒心理,关键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功,学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并以这些成功者为榜样、为自己奋斗
的目标,不断给自己前进以动力和压力,这对于从根本上消除嫉妒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