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五年级第三十二课《地震求生15》教案.doc,共(4)页,1.29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3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震求生记》学案姓名:班级: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第六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地震成因及分类,了解地震的危害,了解地震前兆,提高防震意识。2.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明白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要有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珍爱
生命。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31--P33,思考以下问题:1、地震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震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地震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地震的预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上标注组内互助写出答案组长检查汇报交流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画面中所选择的躲避方式对吗?请判断。()()小组交流集体订正活动延伸1.请你设计一张宣传单,向大家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2.课后作业:在家中、在汽车上
、在商场、在野外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避难措施?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要注意什么?自主完成组内交流《地震求生记》导案执教:近桃小学刘朝指导:近桃小学丁卫东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第六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地震成因及分类,了
解地震的危害,了解地震前兆,提高防震意识。2.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明白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要有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珍爱生命。重点难点了解地震知识,懂得如何自救,提高安全保护意识,珍爱生命。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环节学
习活动学生活动目标导学情感激励出示教学目标,齐读。观察课件创设情景,感知地震1、听录音,看图片。(2008.5.12汶川地震画面)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路面开裂,房屋倒塌……)3、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发言自由发言自学探究认识地震1、请孩子们自学课本P31-33,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地震的成因;2)、地震的分类;3)、地震的危害;4)、地震前有哪些预兆?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小组汇报合作交流地震逃生(课件出示两幅画面)孩子们,你认为画面中所选择的的躲避方式对吗?小组交流小组交流课后作
业:1.《我是小小宣传员》要求:请你设计宣传单,活动延伸远离灾难。向大家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2.课后作业:在家中、在汽车上、在商场、在野外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采取哪些避难措施?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要注意什么?练一练课堂总结,交流收获。1、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2、希望大家都能背诵有关防震知识的歌谣,积极参加防震演练。3、课堂总结谈一谈背一背板书设计6地震求生成因分类认识地震危害珍爱生命预兆课后反思《地震求生》这一课,教学涵盖面广,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震时如何采取科学方法进行自我保护而且还要知道有关地震
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的知识。我认为的成功之处有:1、以情景导入并加入地震发生时的视频录像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师生双方都沉浸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令人窒息而又极富情感内涵的氛围中。2、作为教学重点又最具实际
价值的,是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合理地自我保护,避免人身伤害。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3、实战演练环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
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特点。一堂课上完,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不断改进的地方。例如:通过课前资料收集、课堂上的有些环节就是以学生汇报资料的形式进行的,显得拘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