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五年级第三十二课《地震求生4》教案.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2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震求生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小学钟媛媛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武汉社版健康教育之生命安全第八单元实践演练保护生命第三十二课地震求生知识点有地震来了怎样躲;疏散逃生怎样跑;被埋压怎样求救。教学目标:1.认识地震及其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当发生地
震时,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求救。教学重难点:地震灾害,预防和求救。教学准备:上网查阅有关地震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引入最近发生地震的话题,谈到我国发生的大型地震,即汶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请学生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剪辑视频。问: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播放视频)(板书“地震”)当灾难来临
,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救,学会求生。(板书“求生”)二、新授1、认识地震及其征兆①地震简介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利用地震示意图简要介绍地震构造原理②通过刚才的视频,你们知道地震来临前,大自然的朋友会向我们发出哪些警报呢?(同学交流
后发言)一是动物活动异常,二是地下水异常俗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三是出现地光(出示相关图片)③除了大自然的提示,人类在预测地震方面也有一些成就。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
,地动仪是用来测量地震的仪器。其原理是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樽体随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所以人们就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2、地震中该如何求生那么既然
地震来临前有这些征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安全了,不用学会自救了呢?虽然地震有这些征兆,但是目前地震仍然是难以准确预测的。所以,为了珍惜我们宝贵的生命,学习地震求生很重要。(1)怎样躲避地震突发,来不及撤离,我们该怎
样躲避?小组汇报: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先组内交流汇报,再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质疑和补充。(板书“躲避”)阅读课本,然后师生小结(出示图片)方法:手放脑后,以肘护头,侧身翻滚,双膝靠拢,身体蜷曲,头朝墙壁或课桌,就近躲避。位置:选择空间
狭小、结实、易于形成三角空间、有支撑和有水源的地方,如厕所或课桌旁。了解地震活命三角区。演练地震如何躲。(2)怎样疏散逃生待地震稍有平息后,应该怎样呢?立即疏散逃生小组汇报:先组内整理课前搜集的资料,再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质疑和补充。(板书“逃生”)阅读课本,然后师生小结(出示图片)方法:小步快而
稳,有序不争抢,双手护头颈,同学互提醒位置:远离建筑物的空旷地带(如操场等)了解一下安全通道标志。逃生演练(3)怎样求生如果被埋或无路可逃,应求救待援,那么求救中要注意什么呢?有什么正确呼救方法吗?先由小组上台
汇报,其他同学质疑和补充,阅读课本,再共同小结。小结:坚定信念,冷静对待,保存体力,正确呼救,等待救援。(出示图片)三、情景练习判断当地震来临,以下行为是否正确?乘电梯,跳楼,找衣柜躲避,躲床上,地震时返回屋内,双手抱头躲墙角,躲两车缝隙间。四、拓展升华地震
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以重新建设家园。介绍汶川大地震中小英雄林浩。五、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总结:珍爱生命,学会自救(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