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三年级第十七课《陌生人来访》教案.doc,共(3)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1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陌生人来访》教学设计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韩晓圆教学内容:武汉社出版教材《小学健康教育》三年级第69~72页教学目标:1、知道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随意开门,并会巧妙地拒绝为陌生人开门。2、掌握应对陌生人来访时的
正确方法。3、树立安全自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教学重点:沉着、冷静地应对陌生人来访。教学难点:1、巧妙、机智地拒绝陌生人的开门要求。2、建立安全防范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新闻快报,集体讨论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让学生初步感知随意开门的危害,从而提
高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建立独自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的行为准则。)二、案例分析,学会应对(一)知道确定来访者身份1.播放视频案例一,情境质疑:初遇来客造访。2.全班集体讨论交流,陌生人来访该怎么做?交流得出:A陌生人来访,不开门(板书:不开门);B通过猫眼看、隔门问、打电话
等方法确定来者身份(板书:确定身份)。(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不可随意开门的意识,知道有客来访时,应该先通过看和问,弄清来者是谁,再做决定。)(二)了解巧妙、委婉的拒绝陌生人进门的方法。1.师生同议:把什么样的人称为陌生人?交流得出:不熟悉或不
认识的人都称为陌生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陌生人。)2.研讨陌生人来访时,巧妙拒绝开门之策。(1)播放视频案例二:陌生访客登门:快递员敲门(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做,既能收到包裹,又能拒绝开门?(3)师生评价做法,初步了解巧妙拒绝之策。(4)通过角色表演,感受各种方法是否
有校,并交流讨论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5)小结:陌生人来访不开门,当陌生人主动要求开门时,我们也要巧妙地拒绝(板书:巧妙拒绝)。(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陌生人来访情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陌生人,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演一演,让学生初步尝试应对陌生人,学会巧妙拒绝陌生人开门要求,从而提
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形成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能力。)(三)冷静应对纠缠不清的陌生人1.播放视频案例三:妈妈的假同事。2.组织学生判断:当陌生人知道家人信息时,能不能开门?得出:当陌生人知道家人信息时也不能开门,以防万一!3.小组讨论:当确定陌生人是坏人时,该如何自救?然后将自救方法写在自救卡上,贴到
黑板上,分类出示。重点解析学生的两种方法:(1)向窗户外呼救,寻求邻居的帮助。(2)打电话110,报警。每一种方法都请同学演示,主要学习如何报警。课件出示报警注意事项。三言两语,说清案发事件与地点。4.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特别提示,齐读(独自在家,有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敲门,坚决
不要开门)。5.集体讨论:如果坏人进了门,我们该怎么做?得出:不要慌张,千万不要激怒对方,保住性命最重要。然后找机会,逃脱和报警。(设计意图:继续以视频为线索,开展学生活动,演练应对可疑的陌生人,学会有效自救,知道保住生命最重要。)三社会广角1.播放视频:社会调查,记者假扮陌生人,考察独自
在家的孩子。2.通过这个调查,师生交流发现:有的孩子警惕性很高,但令人担忧的是:仍然有很多孩子给陌生人开了门。3.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身边小伙伴自救意识。(设计意图:关注现实生活,抵住诱惑,让学生形成陌生人来访不可随意开门的行
为准则,并能宣传相关知识,共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课堂小结把我们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告诉身边的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把好自家大门,共同守住生命之门。(设计意图: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传播自救知识,共同守护生命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