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二年级第十六课《雾霾来袭少出门2》教案.doc,共(7)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9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雾霾来袭少出门》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分别了解雾霾的定义、雾霾天气的成因与危害以及应对措施。2.认识雾霾天气的严峻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3.加深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雾霾的定义,雾霾天气的成因与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学情分析】2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讨厌空洞说教的方法,所以对每一个方面的介
绍,都应利用大量的图片事实进行说明,既增强了说服力,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通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有可能为环境问题献计献策,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需课时】1课时【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雾霾天气
的成因与危害。2.教学难点: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讨论法2.学法:讨论法、阅读法3.教具:多媒体计算机等【设计理念】1.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大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淡化教育痕迹。3通过实际对照图潜意识地教育学生,强烈的反差促进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联系实际思索环境问题。2.通过分组合作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为了体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资料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
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老师看同学们脸上一片茫然,是呀,这究竟是哪里呢?对了,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什么把我们美丽的校园变成了朦朦胧胧一片呢?是雾霾。2013年度雾霾成为了最热门的4词语,席卷大半个中国,污染空气,成为我们
健康的杀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雾霾来袭少出门》。二、了解雾霾:1、出示雾霾天气的图片,学生交流自己身处雾霾的切身体会。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说说什么是雾霾?3、教师介绍什么是雾霾。幻灯片出示雾霾定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
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硫酸等粒子能使大气混浊的现象称为霾。三、雾霾的形成:1、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雾霾是怎样形
成的?2、学生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题卡。53、教师据学生的回答,幻灯片出示雾霾形成的原因:(1)气象原因(2)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3)汽车尾气。(4)工厂废气。(5)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四、雾霾的危害:1.我们知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那么雾霾天气有什么危
害呢?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雾霾天气的危害:(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哮喘、气管炎、脑溢血、高血压、结膜炎、咽炎(2)影响生态环境(3)影响交通安全五、科学应对,自我保护:1、小组讨论。62、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3、总结:
幻灯片出示应对雾霾的方法。(1)避免雾天晨练。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2)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3)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4
)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5)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6)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要减速慢
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六、防霾减霾,从我做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讨论如何为减少雾霾出一份力。7七、小结:同学们,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小主人,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小模范。为此,我们向少先队员倡议——抗击雾霾,
从我做起。为了我们蔚蓝的天空,从今天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做到保护环境,争取做到低碳环保,尽量不燃放烟花炮竹,多植树多种草,提高空气质量,为人类造福,为自己造福。【板书设计】雾霾来袭少出门影响身体健康抗击雾霾雾
霾的危害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交通安全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