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二年级第三十课《我勇敢,但不鲁莽1》教案.docx,共(3)页,18.08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9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勇敢,但不鲁莽》教案教学活动目标:一、能初步区分勇敢与鲁莽,知道正确安全的事才能大胆做。二、通过听故事、判断等活动,培养遇到面对意外和伤害时,学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通过讨论交流、举牌游戏、情境表演等活动,加深对勇敢的认识,把明理转化为践行
。三、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而理智的孩子。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8岁学生,30-40人教学活动材料清单:课件、板书教学活动步骤:活动一:故事导入,认识勇敢1、《勇敢的马某?鲁莽的马某?》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出示PPT2)2、提问:
小朋友,听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3、小结:马某是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他救赵某时却没有考虑自己能不能做,这种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为结果导致双双遇难。真可惜啊!4、揭示此次安全活动的主题:《我勇敢,但不鲁莽》(板书)活动二:图片出示,辨析勇敢1、出示图片:图上的小朋友
是勇敢的孩子吗?(出示PPT3)看看图,请你谈谈对这些小朋友的看法。学生思考,交流感受。2、正确理解勇敢和鲁莽:真正的勇敢并不等于鲁莽,二者虽有共同之处——胆量大,但勇敢者是冷静的,他能机智、细心地应对挑战,处理问题;鲁莽者则是胆大妄为,
举止轻率,虽不惧危险,却缺少审慎的思维和理智的判断,最后只能事半功倍,甚至使问题更严重。活动三:案例分享,学会勇敢1、我们如何学会勇敢而不鲁莽呢?下面的这一段视频会给大家带来启示。播放《十岁男孩被绑架机智脱险》的视频。(出示PPT4)学生看后交流感想。2、分享情
境园案例(二)。3、上面两个案例说明:面对意外伤害和危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危险来临时,因为我们年龄小,没有力量直接对抗,所以既要勇敢面对,更要沉着冷静、仔细慎重,绝不能贸然行动,一定要及时向周边的大人求助、及时报警。活
动四:了解、交流“自护儿歌”1、学生自读文本,寻找自护的方法。2、全班交流,归结:找老师来找家长,警察叔叔最可靠。护头护脑用书包,这样防护很有效。课桌板凳都能用,还有树干和墙角。(板书。)3、相机出示“勇敢大魔咒”:(出示PPT5)遇到绑架怎么办?——冷静机智不心慌遇到溺水怎么办
?——求助大人不鲁莽遇到骗子怎么办?——头脑清醒不上当遇到火灾怎么办?——自救求救不惊慌遇到天灾怎么办?——早学早防不延误活动五:“我勇敢,但不鲁莽”实践演练1、演练一:举牌游戏(出示PPT6)(1)讲述几个勇敢行为和鲁莽行为相混的小故事,让学生辨别,认为是勇敢行为的举笑脸,认为是鲁莽行为的举
哭脸。(2)进一步明确怎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勇敢。2、演练二:帮一帮,金点子发布会(出示PPT7)(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出示PPT8):勇敢的孩子必须学会自己保护好自己,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及回家。(2)辨析强化(出示PPT9和PPT10):再出示两个小故事,让学生知道遇到不同情况如何正确
做才是勇敢的孩子。3、演练三:我是勇敢小卫士(出示PPT11)(1)学生分小组排练教材123——124页的任一片段,比比看哪种方式最恰当。(2)小组商议选出最佳方法。(3)全班交流小组实践演练情况。(4)学生
比较评析。(出示PPT12)六、拓展升华1、唱、练、拍《自护儿歌》。2、学生自述本课收获。结束语:勇敢不鲁莽,安全之法宝。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同学的参与!教学小结: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带着学生从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故事导入来认识勇
敢,再由孩子们做主角来辨析身边的情景帮助其理解勇敢,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学会运用勇敢的精神去解决实际问题。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和我一起完成了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我尽量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教学中突破了以教师说为主要形式,书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封闭模式。提倡让孩
子们做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孩子们各种感官参与到教学知识的形成,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真正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