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闽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生活中的美》教案.doc,共(3)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5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活中的美》教学设计执教教师:福建省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林丽文指导教师:福建省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邦清、黄淑英、江鹏一、教学目标1、通过搜索、分享、游戏、实践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2、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度。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人格成长的初期阶段,思想开始从单纯走向复杂,对事物的理解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由于社会实践少,经验不足,看问题容易片面,遇事容易情绪波动大,思想上易受暗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搜索、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
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教育时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生活中的美》这一课题,辅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引导,通过课前搜索、课中分享、游戏、实践操作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显得尤为重
要。三、教学重点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美以及自己创造美的能力。四、教学难点基于网络环境,将信息技术与活动融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活动探究。五、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1、利用小活动“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图
片回答问题,发现差距,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美这一课题。2、揭示课题《生活中的美》。设计意图:创设有利的问题情境,是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前提。教师抓住小学生倾向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一特点,通过看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术支持:PPT【活动】二、独具慧眼,发现美1、课前寻找生活
中的美2、“晒晒”我发现的美请学生分享自己所找到的美,从而起到互相启发的作用。3、学生畅谈观后感想,交流学习收获。4、教师小结。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分享从而获得直观体验,感受到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生成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享及时评价,恰当引导。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技术支持:P
PT、希沃授课助手、广播教学。【活动】三、心怀感恩,感悟美1、游戏:看谁系得快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左手背在身后,仅用右手将红领巾系成蝴蝶结;第二次,直接用双手将红领巾系成蝴蝶结。对比两次系蝴蝶结的不同感受。2、学生畅谈活动感想。
3、教师小结提升。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星星每千年闪烁一次,我们都会仰视赞美这个世界的美丽,但是因为它们每天都在闪烁,我们将之视为“理所当然”。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直观感受(一只手系蝴蝶结非常不容易,两只手简单得多),引发思考(我们一直拥有双手,为什么却
从没感受过拥有双手的美好)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悟(只有心怀感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才能感悟到更多的美)。技术支持:PPT。【活动】四、妙用巧手,创造美1、欣赏《钉子的情感故事》2、创造美①通过漫画“我的一天”创设情境。有一位同学,这样描述自己
的生活。每天早晨按时起床,然后在车站等车上学,来到学校上课,傍晚又放学回家,晚饭后继续做作业,然后上床睡觉,生活日复一日进行着,没有一点惊奇……这样听起来,你感觉漫画中主人公的生活可以用什么色彩来形容?一片灰暗。如果请你来帮助他,你将如何妙用你的巧手为他的生活创造一些美呢?
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在漫画上添加文字、图画等方式帮助主人公创造生活的美。3、晒晒我创造的美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分享。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漫画中的主人公,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帮主人公找到生活中的美,其实也就是让学生感受并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此外,该环节还需要教
师密切关注课堂的“有效生成”,注重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技术支持:PPT、广播教学。【总结】五、教师总结1、教师分享《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中的希望井。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
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了最美丽的惊喜。2、只要心中有阳光,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你的世界也是明媚而温暖的。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教师的总结,来升华本节课的主题。技术支持:PPT【作业】六、拓展延伸想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使得身边的人感
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