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调查家乡植物》教学设计.doc,共(4)页,7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8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6.《调查家乡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调查家乡植物》是青岛版五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单元的第五课时。本课先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的关系,知道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课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活动准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任务
安排,让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餐桌上的水果、蔬菜,在搜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课上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调查家乡有哪些植物?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教科书呈现了村子里种植的棉花和城市街道两边的“
市树”玉兰,引导学生从调查身边的植物出发调查家乡的植物。通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知道周围植物可分为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本环节通过设计调查计划表,引导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调查。活动二:调查之后,交流我们的收获,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会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不同的影响,了解家乡也分布着一些珍稀植物以及一些植物新品种。活动三: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会产生哪些影响?通过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引导学生知道人类的活动对植物的生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是有利的
,有些是有害的。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做一期介绍家乡植物资源的手抄报。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式让学生对调查的收获和结果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对调查研究充满兴趣,学会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
的习惯,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他们还是探究能力有限,缺少持续观察的耐心,缺乏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来加以培养和完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
调查、分析,知道人类活动会对植物生存产生影响。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并能根据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当地植物资源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耐心观察和记录
的习惯。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3.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器材准备】学生准备:调查记录、植物的照片、标本等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PPT3出示]提问:我们的家乡盛产哪些水果?2.[PPT4出示]讨论交流我们家中常见的蔬菜、水果的产地。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调查:家乡有哪些植物?它们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1.[
PPT5出示]出示棉花和玉兰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种植物有什么不同?2.[PPT6、7出示]交流:这两种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PPT8出示]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按照与人们关系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观
赏植物和经济作物。3.[PPT9出示]提问:如何进行调查?①学生分小组讨论。②[PPT10、11出示]教师总结:调查过程中要制定好调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调查活动。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查,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表格。
(二)调查之后,交流我们的收获。1.小组交流自己的调查计划。2.[PPT12出示]了解记录家乡的植物有哪些,以及它们的分布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填写《科学学习活动手册》中的表格。3.挑选观察记录具有亮点的学生进行全班展示。4.针对中的
发现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交流当地的珍惜植物资源和植物新品种。(三)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存会产生哪些影响?1.[PPT13、14、15、16、17出示]播放有关人类活动对植物影响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2.[PPT18出示]总结:人类活动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样的,既可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又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3.[PPT19出示]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找一找还有哪些人类的行为会对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分别是什么样的影响。4.学生分小组交流。5.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展示方式,介绍人类活动对植物的
影响,并以小组互评的形式评选出最佳小组。6.[PPT20、21出示]教师总结举例。三、拓展活动1.[PPT22出示]通过自己之前的调查,做一期介绍家乡植物的手抄报。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可以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加以呈现。【板书设计】调查家乡
植物观赏植物经济作物有利建立自然保护区植物有害围海造陆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