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巴西》教学设计3.doc,共(3)页,5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巴西》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及主要气候类型。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构成和人口分布特点。3.联系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产生的
环境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在读图、绘图、填图、析图、讨论、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巴西的自然环境。教学难点热带雨林的危机及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注重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巴西的地理自然概况和巴西经济)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在世界球类比赛中,让中国人骄傲的国球是什么?学生:乒乓球那么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王国”又指的是哪个国家?学生:巴西教师:教师展示视频素材,你知道为什么巴
西人喜欢踢足球,为什么巴西是足球王国吗?(意图: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新课学习学生:小组探究和合作学习(将全班分成四人小组,在预习的时候查找资料完成小组任务)小组1:国旗了解巴西小组2:巴西面积与人口小组3:巴西的地理位置介
绍小组4:巴西的地形小组5:亚马孙河与亚马孙平原小组6:巴西气候小组7:亚马孙热带雨林介绍、利用与保护问题小组8:巴西的工农业小组9: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小组10:巴西的文化特色每个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教师:点评讲解(二)互动探究与交流展示:学生结合地图先独立完成,疑难
问题组内讨论探究1、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交界处的巴拉那河上,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想一想世界水量最大的亚马孙河上为什么没有建设大型水电站?探究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利用破坏与保护问题。(三)教师小结及补充。
三、达标检测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A;地形区:B,C;城市:①,②,③;水电站:④;河流:⑤;(2)该国北部覆盖着世界面积最大的,它具有巨大的效益,一直被世人瞩目。四、板书设计
巴西1、巴西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2)地形:(3)河流:(4)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2、巴西的经济工农业的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原因:巴西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