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科学版】小学五年级《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2.doc,共(3)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教书水平:水平三(五年级)教学内容:体育活动与营养卫生教学目标:1具有关注圣体和健康的意识2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3渗透法制教育: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方面的条例(体育锻
炼时体内物质能量消耗明显增大,超量代偿效应显著。注意营养卫生,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对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注重营养卫生,如偏食、不遵守饮食制度等,将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供应和吸收,
不仅使体育锻炼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运动的能力,甚至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教学步骤:一、课堂常规(3分钟):1强调本节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2宣布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二、导入新课(5分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摄取一些营养来保证我们身体
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那么我们摄入的营养里面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呢?三、过程与方法:(30分钟):1同学们经常听家长说:“这样食品营养很好,应多缺点;那样食品是垃圾食品,应少吃或者不吃。”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那么什
么又叫营养呢?营养是有益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食物成分,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素。各大营养素的作用又是什么呢?(1)蛋白蛋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
组织材料。如果体内缺乏蛋白质,容易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体瘦和贫血等症状(2)脂肪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体内缺乏脂肪容易产生饥饿感,弱体内脂肪过多会导致身体肥胖。许多肥胖儿童多数是因为运动消耗太少,脂肪堆积过多造
成的(3)糖类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可直接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如果摄入糖类过多,消耗的剩余部分就好转换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易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糖类摄入过少,易患低血糖症,出现头晕、无力、出虚
汗,心慌的现象(4)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若体内缺乏维生素,可导致多种疾病(5)无机盐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分,它能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体内
无机盐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代谢絮乱,导致生理和功能性病变。(6)水水约占体重的70%左右,它是营养和代谢物的容器,如果体内水分缺失20%生命就难以维持。2营养素如此重要,那么它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摄取?同学们刚刚进入或者正要进入青春期,是人体代谢的旺盛时期,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
是体育运动后,更要注意摄取和补充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学习的需要,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当然,摄取过多,将会产生营养过剩,成为一个肥胖儿童。为此,必须掌握营养标准,合理摄取才有利于健康。生:讨论并回答。师:(1)不偏食,不挑食,使膳食的营养保持合理的比例,使营养需要与摄取
的营养素保持平衡。(2)定时定量,保持按时进餐,基本保证早好、午饱、晚少。即早餐摄取日总热量的30%,午餐40%,晚餐30%。(3)进食要科学。有的同学边吃东西边活动,有的同学运动后立即吃东西,这些都是
不可取的,这会导致消化不良,最好过半个小时再进食。(4)运动后要适当补充营养,有的同学为了减肥,运动后也不吃东西或很少吃东西,这是不可取的。运动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就必须给予补充,不然就不能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
需要,身体的抵抗力必然下降,甚至会疾病缠身,影响健康;运动后拼命吃,这也是不科学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是有限的,吃多了大部分被排除体外,而热量却留在体内,反而增加了身体的负担,所以进食也要适可而止。3渗透法制教育: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方面的条例(体育锻炼时体内物质能量消耗
明显增大,超量代偿效应显著。注意营养卫生,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对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注重营养卫生,如偏食、不遵守饮食制度等,将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供应和吸收,不仅使体育锻炼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运动的能力,甚至
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
精神。四、课堂小结(2分钟):根据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