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接力版】六年级下册《(演唱)爱我中华》教学设计5.doc,共(6)页,10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2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爱我中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爱我中华》掌握歌曲的力度、节拍、速度等基础知识,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放的情绪地演唱歌曲。2.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进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处理。教学重点1.学会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2.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的准确掌握。教学难点:《爱我中华》歌曲第二乐段的音准、空拍、重音,能合适的表现出来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
,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
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呼唤出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这首歌很快得到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喜爱。歌曲是三段体曲式,第一乐段为全曲主题部分,节奏明快、旋律2清新流畅,热烈活跃,富有舞蹈性,奠定了歌曲的基础,主题是。第二乐段是由衬词构成的对比性段落,衬词鲜明地表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点。欢
快活泼、兴高采烈的情绪唱出主题──爱我中华。第三乐段,曲调高昂,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最后一小节精练坚定,使全曲以肯定的语气结束,表现出爱我中华的决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览
会的图片,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师:同学们我们首先一起来看几幅少数民族服饰图片,请同学说一说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播放傣族、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图片)2、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
?3、生:五十六个民族。4、师:分别有哪些呢?5、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汉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
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3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教师: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各民族的歌舞音乐也不相同。如果所有民族聚集在一起肯定非常热闹。你们想想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用一句歌声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情吧。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
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爱我中华》。二、讲授新课(一)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第一遍欣赏歌曲(二)”知识抢答——“动动我们的脑”多媒体出示问题:1、歌曲《爱我中华》大家都很熟悉,请问是哪位歌唱家演唱的?(宋祖英)2、歌曲《
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是谁?(作词乔羽作曲徐沛东)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热情”“奔放”“激昂”“欢快”“奋进”等等)3、作品简介:《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
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4、词作者简介:【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4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
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5、曲作者简介:【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
《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徐沛东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风”的代表作家,为大陆流行音乐的
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学唱歌曲(一)学生学唱歌曲1、难点解决跟着琴解决学生认为最难唱的部分,可以先用“噜”再唱歌词的形式来完成。2、学习谱例。教师弹,学生听,请学生回答:老师为什么选了这段音乐?(音符跳跃、节奏紧凑、有能够表现快乐气氛的休止符。)(1)放慢速度演
唱,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2)教师将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3)指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并加上拍手,每小节四下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3、完整视唱旋律54、分段学习歌曲:A
段音乐既跳跃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用充满激情、轻巧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B段音乐轻松、调皮。“咳罗咳罗咳罗咳”的衬词要唱得亲切自豪,充满活力;C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一)学习第一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一乐段,找出旋律特点(重复旋律)、情绪特点(叙述性的语气)。(2)学生视唱,教师强调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音准。(3)轻声唱出歌词。(二)学习第二乐段。(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二乐段,学生边听边拍手,寻找出用“啦”唱过的旋律。(2)演唱衬词,指
导学生唱准音准,并用热烈的情绪演唱。(三)学习第三乐段。(1)教师出示第三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三乐段,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心情。(表现了爱我中华的豪情。)(2)分析歌曲表现情绪的音乐要素。(音高:每一句开头都以歌曲中的最高音出现;节奏:重复的节奏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最后以连续紧凑的八分音符将歌
曲推向高潮。)(3)学生自己演唱、感受、讨论、分析歌曲倒数第二小节出现休止符的作用。(积蓄力量推向高潮。)(4)学生演唱。5、控制整体音量,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强弱对比。66、复听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段落。7、随歌曲《爱我中华》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歌曲
演唱形式的处理与再创作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班要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以《爱我中华》为例,请你把歌曲做一下演唱形式的处理,试一下看哪演种唱形式更能表现歌曲。(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小组长陈述讨论结果。在活动中过程中,老师给予指导。)男女接唱《爱我中华》。
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采用女声唱前句“爱我中华”,男声接后句,“健儿奋起步伐”依次交错进行,相互呼应,最后合唱“五十族兄弟姐妹,五十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1.按照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教师领唱、学生齐唱。2.学生齐唱的部分,自己选择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配合演唱,教师指
导。3.全体完整地演唱。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我们都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老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已经了解,相信这首《爱我中华》一定会激发大家更多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