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黑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课《用行动撑起一片蓝天》教案.doc,共(6)页,8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02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用行动撑起一片蓝天班级五年级授课时间10月27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及其危害,增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2.初步了解雾霾成因,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3.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内容分析教学
重点:学会在雾霾天气中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增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从我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分析讨论、问题式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分享资源、多媒体板书设计用行动撑起一片蓝天雾霾危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流程环节具体内容学法指导课前导学预习收集有关雾霾的资料1
、查阅书籍,了解什么是雾霾及其危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深入思考。2、利用网络,收集有关雾霾的图片视频等。3、思考:保护环境远离雾霾,我们能做些什么?课中引学创设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焦点访谈》有关城市的雾霾天气同学们,还记得昨天
天气如何吗?(雾霾)学生谈谈在“雾霾”天气里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如果每天都是这种天气呢?但好在只是偶尔这样,多数还是有蓝天,还是阳光明媚。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繁华的大城市晴天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沙尘暴、
扬尘天气、雾霾这些新名词,正逐渐的取代晴朗。请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的有关雾霾天气的报道……同学们,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是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讨论一下有关雾霾的问题好吗?(板书:用行动撑起一片蓝天雾
霾)谁愿意作为小记者,说说对于雾霾天气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学生主动思考,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幻灯:将小记者的问题归纳为几点)视觉冲击引起对雾霾危害的关注课中引学展示图片出现雾霾前后城市风光的对比图在我们解答小记者的疑问之前,先请大家一起来有关北京晴朗天气和
雾霾天气的对比图片。各地雾霾天气出现后,网上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通过视频和对照图教育学生:增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强化紧迫感及危机感。过渡引入主题学生读书:P12《雾霾的自述》正是由于人类不良行为,环境污染
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比如我们今天谈的雾霾天气。通过对比,强烈的反差促进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联系实际思索环境问题。小组合作分享资源兵法中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就是说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手,对吗?请同学按上节课布置的预习内容,根据收集的不同方面的资料
,到合作讨论组去分享资源。了解与雾霾有关的问题,每组选出一名新闻发言人来解答小记者的疑问。【在后面环节:教师及时补充解决问题、完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探究学习的能力。小组汇报教师补充解决问题1、什么是“雾霾”天气?下面我们就请新闻发言人为我们介绍有关“雾霾”天气的信息:
雾霾天气: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是由大量悬浮在接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形成的水汽凝基本知识掌握:认识“雾霾”天气。结的产物。当气温低,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
水汽凝结形成“雾”。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1月12日下午,北京城东部、南部的PM2.5均值超过7
00微克/立方米。北京城区PM2.5指数全部超标。】教师补充:pm2.5是什么意思?pm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叫做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时也被称作入肺颗粒物。我们日常常见的雾霾天
气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由pm2.5造成的。由于质量小,携带病毒及有害物质时间长、传输渠道多样、移动距离较远、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pm2.5的确是名符其实的隐型杀手!2、“雾霾”形成原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雾霾”天
气,那么“雾霾”形成的原因呢?请新闻发言人回答:1)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2)汽车尾气。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5)焚烧秸秆等。分析、探究为提出解决措施做铺垫3、“雾霾”天气危害?教
师提问:每当发生“雾霾”天气,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呼吸门诊爆满”、“哮喘病人翻番”,可见雾霾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板书:危害)新闻发言人回答:“雾霾”天气有什么危害呢?“雾霾”天气的危害: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如不利于儿童成长、影响生
殖能力、心理健康,易患结膜炎等疾病,比香烟更易致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哮喘、气管炎、咽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脑溢血、高血压2)对生物及物品的危害。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如酸雨、温室效应等。4)影响作业安全。5)影响交通安全。突破教学难点: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危机
感、责任感,从我做起,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过渡播放新闻录音(配文字)同学们知道吗?现在,全球平均每小时有一种物种在灭绝,平均每分钟有21万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分钟有11万平方米土地沙漠化;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
…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水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而这一切的后果,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才造成了全球性的生
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2012年底,环保部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
治“十二五”规划》,2014年1月,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认真进行责任追究!就在今年3月5日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
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学生阅读P13和P14《空气污染的应对方法》4条听起来,好像那些环境治理的措施离我们很远,同学们是不是认为我们小学生帮不上什么忙?是呀!可事实上,保护环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与我们的学
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板书: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引入教学重点:学会在雾霾天气中自我保护。4、怎样远离“雾霾”?为保护自己和家人,我们做些什么才能远离雾霾呢?新闻发言人:1)当雾霾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避免雾霾天锻炼、尽量减少外出、尽量远离马路、尽量不要开窗、外出要戴专业防霾的PM2.5口罩
,多食百合、胡萝卜、木耳等清肺润肺食品……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师小结:爱护身边的环境,在环保上不能当旁观者——少开车,少放烟火,节约用水用电,不践踏草坪,不乱扔垃圾,不用一次性餐具,避免浪费等等。其实我们可以做的的很多!(幻灯片:图片提示)突破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课后固学拓展能力1
、承担责任P13应对雾霾,全民总动员。应对雾霾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你是……巩固知识作环保公民2、合理建议设计针对雾霾的环保宣传广告。把设计好的标语写在卡纸上。(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呼吁“共同维护美好家园”教师总结或许,有些同学早已做到了保护环境,也许,有些同学早已有了这样的意识,
但要知道,保护环境绝不仅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头上只有一片蓝天,脚下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需付出长期的努力。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为我们的生命撑起一片蓝天!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课后
反思1.教学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本课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以及有哪些危害,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并且初步了解雾霾的形成原因,使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保护环
境的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2.教学方法运用情况:在本课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谈话引
起学生对身边环境的注意,又通过播放视频的视觉冲击,晴与霾的对比图片,以引起对雾霾危害的关注,强烈的反差促进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联系实际思索环境问题。增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强化紧迫感及危机感;2)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解答小记者提出的疑问,通过小组合作共享资源,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能做到的和发现一些影响环境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大限度的了解自己怎样做可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通过新闻发言人的解说,做到全班交流,使学生个人所获取的信息扩大化。3)利用多媒体“环境污染的警示”让学生更深入
地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后果与危害产生恐惧感,从而产生了对环境保护的迫切感、责任感。4)设计针对雾霾的环保宣传广告。开展这一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向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
建议。3.学习方法掌握情况:1)自主提出问题式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强烈反差很自然地去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从而悄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共享资源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增强,实现
师生互动的课堂。2)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雾霾警示资料,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他们能了解到在日常生活
中,保护环境是随时随地都可为的,自主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3)联系生活实际式学习方法——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使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要求,在学生分析雾霾问题时,特别注意将课件中的资料
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学生自主地发表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氛围下交流、讨论,便于建立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设计保护环境宣传语,呼吁“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注意学生的参与合作,体验情景,重
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懂得大气环境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而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突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中自我保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
生分享资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树立起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5.本节课的收获:在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生成一些问题,教师把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主线,围绕着问题展开,围绕着问题来思考,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
习过程,贯穿学习的始终。也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互助、问题征答、交流展示”,教师的讲解以及课堂小结,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实现了有效的探究过程,我初步体会到真实课堂的魅力。6.本节课的不足:1)对于生活中可做到的保护环境的事情,让学生们一起探究时,没能让学生
充分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环保工作者的乐与趣,学生的环保观念落实可能还缺乏执行力度。2)课堂时间的调配还有待加强,内容的空间拓展不深。3)课堂学生反应不够热烈,真正潜心思考的设计和引
导还欠火候等。7.对今后教学、学习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怎样改进:1)教材研究不够透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体系、系统研究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把握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以及每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模块中把握程度的要求,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2)课堂教学设计:今后在教学设计时是做
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先决条件,多汲取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3)课模在教学中应用还需继续加强:深入学习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在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实现有效
的探究过程,不能将问题停留于表面,实现“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追求问题的真实,问题的有效,问题的开放,问题的全面。